当驾驶员在醉酒状态下驾驶车辆,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并且存在着驾车逃离现场的行为,即使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驾驶员可能会被定性为“危险驾驶罪”,面临拘役以及罚金的刑事惩罚。
如果在此过程中虽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或其它损害,但却对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则涉及到的是更加严厉的“交通肇事罪”,将需要承担起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其机动车驾驶证进行吊销处理,与此同时,这位驾驶员终生的时间内都无法再次申领得到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醉驾肇事逃逸没伤亡怎么判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一百三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二条明确规定,醉酒驾驶并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的行为,属于极其严重的恶劣情节,理应受到严厉的惩罚。尽管在此次事件中并无人员伤亡的情况出现,然而醉酒驾车本身便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而肇事后的逃逸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威胁。即便醉酒驾车肇事逃逸的行为并未直接导致人员伤亡,但仍然有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上述相关法律条款,此类行为的驾驶员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我国,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并发生逃逸的情况,不论是否已经导致人员伤亡,都应被认定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违法行为。倘若被定性为“危险驾驶罪”,那么涉案司机将会承受包括拘役以及相应罚款在内的严厉法律制裁;如果这起事件进一步引发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则可能涉及到更为严重的“交通肇事罪”,涉案司机将有可能面临不低于三年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罚,同时驾驶证也将会被依法吊销并且永久禁止再次取得。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此类恶性行为不仅仅会产生刑事责任效应,而且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