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到交通肇事后被判以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身上,如果满足如下几个条件,便可考虑适用缓刑制度:
首先,需证明其犯罪情节较轻微;
其次,犯罪分子需要展现出沉痛的悔过之心;
再次,必须评估他们是否存在再次犯罪的潜在风险;
最后,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宣判缓刑对于犯罪者所在社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这里所谓的缓刑,全称为“刑事判决的暂时缓期执行”,它是指对于那些已经触犯了刑法、经由法定程序确定已构犯罪并应该接受刑事处罚的人员,先行宣告他们的罪行成立,但暂时不对其施加所判决的刑罚之责。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取保候审要多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交通事故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员在取保候审的情况下,其最长期限为12个月。而在这期间内,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均需对此类人员的犯罪行为进行侦查、起诉及审理工作,严格确保案件诉讼程序的完整性与合法性。若在此过程中发现罪行轻微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者,则应立即解除其职务,同时退还保证金。对于已执行保释期及监视居住期限的人员,如在相应期间内未能完成所有诉讼步骤,也应及时解除其职务并通知相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于涉及交通事故的轻度刑事案件,若要对涉案人判处缓刑,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首先是犯罪情节极其微不足道;其次是涉案嫌疑人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并保证日后不再重蹈覆辙;再次是被认为没有再犯的风险,最后还须考虑社区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缓刑制度,也就是暂时不执行刑罚,先判定有罪,但是并不立即执行,主要适用于那些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人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