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不明知的罪名怎么判

最新修订 | 2024-08-20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窝藏、转移、收购或代销的个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罪处罚。
掩饰隐瞒不明知的罪名怎么判

一、掩饰隐瞒不明知的罪名怎么判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个体知晓某物为犯罪所得及其衍生收益时,却依然采取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手段进行掩盖与隐瞒,则该个体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刑事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承担罚金。

而若是单位实施此类犯罪行为,则单位将被处以罚金,同时对单位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将按照个人犯罪的标准进行相应处罚

因此,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我国法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刑罚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饰隐瞒不起诉条件有哪些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设定的关于检察机关不予起诉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犯罪嫌疑人为无罪之人,即所谓的“冤案”,那么自然无需进行起诉。

其次,对于那些犯罪行为较轻、不至于产生严重社会危害性,且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的犯罪案件,检察机关也可能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再次,若犯罪行为已经超出追诉时效期限,根据法律规定,也不得对其进行起诉。

最后,假如犯罪人曾经得到过特赦令,并因此而获得了免除刑罚的待遇,那么检察机关同样无法对其进行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对于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故意实施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等行为的自然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者,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除对单位进行罚款外,还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个人犯罪予以相应处罚。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8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总结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掩饰隐瞒不明知的罪名怎么判
一键咨询
  • 133****8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3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7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1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7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4****5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6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0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淮安152****902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1****361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829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掩饰隐瞒不知情也要认吗
在未获悉相关事实信息的前提下,对于犯罪所得进行隐匿或者隐藏并不属于犯罪行径,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在法律中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确规定,行为人必须是在已知晓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实施窝藏、转移等行为。如果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显然并不符合该种罪行所要求的犯罪构成要件,因此也无需受到法律的惩罚。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掩饰隐瞒不知情也要认吗
在未获悉相关事实信息的前提下,对于犯罪所得进行隐匿或者隐藏并不属于犯罪行径,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在法律中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确规定,行为人必须是在已知晓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实施窝藏、转移等行为。如果当事人对此并不知情,显然并不符合该种罪行所要求的犯罪构成要件,因此也无需受到法律的惩罚。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明知包括哪些方面?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明知是属于犯罪所得到的收益,还进行掩饰和隐瞒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条,只要达到国家立案的标准就可以认定其犯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掩饰隐瞒犯罪不知情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明知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而窝藏、转移等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不知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需依据案情和证据进行判断。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掩饰隐瞒不知情需要退赃吗
掩饰隐瞒犯罪事实与退赃无必然联系。退赃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的减轻情节。是否批捕取决于检察院对案卷的全面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并应承担刑事责任,则会批捕。因此,退赃不影响批捕决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的明知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的明知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1、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中罪的”明知“,应当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1项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据此,应当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个方面。
3、关于”知道“。被告人知道为犯罪所得,即对于被告人来说,犯罪所得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必知道赃物系通过何种犯罪所得。请注意,被告人知道是犯罪所得后作出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应当是在本罪的实行行为结束之后做出的,如果和本罪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事后由其对犯罪所得的赃物进行掩饰、隐瞒,那么被告人和本罪的犯罪分子构成共同犯罪,应当以本罪进行定罪处罚,而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4、关于”应当知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一)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
(三)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
(四)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
(五)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
(六)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
(七)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这里规定的实质上就是”应当知道“。根据上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态度是采用推定的方法,即除非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确实不知道系他人的犯罪所得及收益,否则,被告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如果和一般的生活、生产经验相违背而没有正常的理由,那么就可以推定被告人”应当知道“。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掩饰隐瞒不明知的罪名怎么判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