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与赠与有何区别

最新修订 | 2024-09-04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彩礼是中国传统中附条件的赠与,旨在促成婚姻;赠与则是无条件的,如钻戒、转账等。彩礼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未共同生活或赠出导致经济困境)才可能被请求归还。司法实践中,缺乏证据支持的“婚姻索财”通常认定为赠与。婚姻的本质是情感结合而非财物交换,受逼迫者有证据证明索财可要求返还。
彩礼与赠与有何区别

一、彩礼与赠与有何区别

关于彩礼和赠与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罗列以下几点:

首先,赠与是指赠与人出于自愿慷慨之情,将物品赠送给他人,这种情况通常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且给予出去的物品,原则上并不需要收回。

举例来说,类似于赠送给新人的钻戒、手机、或者恋爱期间具有特殊意义的资金转账等都隶属此范畴。

其次,彩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赠与行为。

其本质上是附带条件的法律行为,换句话说,赠出彩礼的初衷便是希望与其收到礼物之人缔结婚姻关系。

而一旦收受礼品的一方选择接受这份彩礼,也便意味着他们默认并同意了以此作为结婚这个附加条件。

然而,若给付的彩礼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则有可能被请求归还:

(1)尽管双方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完成,但实质上却在婚后无共度生活的经历;

(2)尽管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圆满结束,但结婚双方确实未能共同生活过;

(3)在婚前给付的彩礼,因为某些原因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最后,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对于获得物件属性究竟是彩礼、强制收取还是赠与会产生疑问。

对于此类问题,可以视作赠与行为进行处理。

针对那些主张以婚姻为名强索财务,但却缺乏足够有力证据支持其观点的情况,法院通常会判定为赠与,并据此作出无需偿还的判决。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婚姻应主要建立在诚挚感情的基础之上,不应该成为索取财物的手段。

如果受逼迫一方手握相关证据(例如微信记录、短信内容、电子邮件、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等)足以证明这些物品系对方通过婚姻索要而得,那么给予方有权要求收受方偿还这些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二、彩礼与赠与区别

关于彩礼和赠与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罗列以下几点:

首先,赠与是指赠与人出于自愿慷慨之情,将物品赠送给他人,这种情况通常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且给予出去的物品,原则上并不需要收回。

举例来说,类似于赠送给新人的钻戒、手机、或者恋爱期间具有特殊意义的资金转账等都隶属此范畴。

其次,彩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赠与行为。

其本质上是附带条件的法律行为,换句话说,赠出彩礼的初衷便是希望与其收到礼物之人缔结婚姻关系。

而一旦收受礼品的一方选择接受这份彩礼,也便意味着他们默认并同意了以此作为结婚这个附加条件。

然而,若给付的彩礼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则有可能被请求归还:

(1)尽管双方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完成,但实质上却在婚后无共度生活的经历;

(2)尽管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圆满结束,但结婚双方确实未能共同生活过;

(3)在婚前给付的彩礼,因为某些原因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最后,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对于获得物件属性究竟是彩礼、强制收取还是赠与会产生疑问。

对于此类问题,可以视作赠与行为进行处理。

针对那些主张以婚姻为名强索财务,但却缺乏足够有力证据支持其观点的情况,法院通常会判定为赠与,并据此作出无需偿还的判决。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婚姻应主要建立在诚挚感情的基础之上,不应该成为索取财物的手段。

如果受逼迫一方手握相关证据(例如微信记录、短信内容、电子邮件、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等)足以证明这些物品系对方通过婚姻索要而得,那么给予方有权要求收受方偿还这些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关于彩礼和赠与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罗列以下几点:

首先,赠与是指赠与人出于自愿慷慨之情,将物品赠送给他人,这种情况通常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且给予出去的物品,原则上并不需要收回。

举例来说,类似于赠送给新人的钻戒、手机、或者恋爱期间具有特殊意义的资金转账等都隶属此范畴。

其次,彩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赠与行为。

其本质上是附带条件的法律行为,换句话说,赠出彩礼的初衷便是希望与其收到礼物之人缔结婚姻关系。

而一旦收受礼品的一方选择接受这份彩礼,也便意味着他们默认并同意了以此作为结婚这个附加条件。

然而,若给付的彩礼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则有可能被请求归还:

(1)尽管双方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完成,但实质上却在婚后无共度生活的经历;

(2)尽管法定结婚程序已经圆满结束,但结婚双方确实未能共同生活过;

(3)在婚前给付的彩礼,因为某些原因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

最后,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对于获得物件属性究竟是彩礼、强制收取还是赠与会产生疑问。

对于此类问题,可以视作赠与行为进行处理。

针对那些主张以婚姻为名强索财务,但却缺乏足够有力证据支持其观点的情况,法院通常会判定为赠与,并据此作出无需偿还的判决。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婚姻应主要建立在诚挚感情的基础之上,不应该成为索取财物的手段。

如果受逼迫一方手握相关证据(例如微信记录、短信内容、电子邮件、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等)足以证明这些物品系对方通过婚姻索要而得,那么给予方有权要求收受方偿还这些财物。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3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5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彩礼与赠与有何区别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4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6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4****0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2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8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0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7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彩礼与赠与的区别是什么?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彩礼与赠与的区别是什么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结婚彩礼应认定为赠与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导读:彩礼作为民间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中就有“纳征”制度(以男方送财物至女方家来确定婚),唐朝《户婚律》则明文规定实行“以聘财为信”的结婚送财物制度。千百年来,这种封建礼法已在我国民间根深蒂固,并逐渐演化成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在我国乡村至今仍普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以下简称《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了彩礼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返还的处理原则。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这样明确规定显然是基于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彩礼习俗的现状,是一种务实性的司法妥协。由于司法解释中引用的“彩礼”是一个非法律概念,在处理彩礼纠纷的司法实践中首先应正确理解把握彩礼的实质涵义。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
对于登记结婚之前给付的彩礼,登记结婚之后,仍可返还的,最高院在《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一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对于登记结婚之后给付的彩礼,《解释
(二)》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彩礼的法律关系分析,属于一般的赠与,但其赠与目的的现实性仍是希望男女之间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可根据彩礼的具体流向分二种情况:
1、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如果双方婚姻持续时间短,并且给予彩礼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根据上述规定的第8条规定精神处理,分割共同财产时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适当倾斜。
2、彩礼由一方家庭占有的。由于彩礼未转入男女双方的财产共同体,只是由一方家庭占有,此时笔者认为仍应考虑当事人送彩礼时的目的性按照《解释
(二)》第十条第
(二)、
(三)项的立法本意,根据公平、合理原则予以酌情返还。
彩礼,赠与还是索要?
彩礼风俗和现代法理分析
彩礼基本概念
结婚彩礼可以认定为赠与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彩礼作为民间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中就有“纳征”制度(以男方送财物至女方家来确定婚),唐朝《户婚律》则明文规定实行“以聘财为信”的结婚送财物制度。千百年来,这种封建礼法已在我国民间根深蒂固,并逐渐演化成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在我国乡村至今仍普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以下简称《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了彩礼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返还的处理原则。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这样明确规定显然是基于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彩礼习俗的现状,是一种务实性的司法妥协。由于司法解释中引用的“彩礼”是一个非法律概念,在处理彩礼纠纷的司法实践中首先应正确理解把握彩礼的实质涵义。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
对于登记结婚之前给付的彩礼,登记结婚之后,仍可返还的,最高院在《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一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对于登记结婚之后给付的彩礼,《解释
(二)》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彩礼的法律关系分析,属于一般的赠与,但其赠与目的的现实性仍是希望男女之间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可根据彩礼的具体流向分二种情况:
1、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如果双方婚姻持续时间短,并且给予彩礼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根据上述规定的第8条规定精神处理,分割共同财产时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适当倾斜。
2、彩礼由一方家庭占有的。由于彩礼未转入男女双方的财产共同体,只是由一方家庭占有,此时笔者认为仍应考虑当事人送彩礼时的目的性按照《解释
(二)》第十条第
(二)、
(三)项的立法本意,根据公平、合理原则予以酌情返还。
结婚彩礼是否能认定为赠与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结婚彩礼是否能认定为赠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彩礼作为民间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中就有“纳征”制度(以男方送财物至女方家来确定婚),唐朝《户婚律》则明文规定实行“以聘财为信”的结婚送财物制度。千百年来,这种封建礼法已在我国民间根深蒂固,并逐渐演化成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在我国乡村至今仍普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以下简称《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了彩礼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返还的处理原则。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这样明确规定显然是基于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彩礼习俗的现状,是一种务实性的司法妥协。由于司法解释中引用的“彩礼”是一个非法律概念,在处理彩礼纠纷的司法实践中首先应正确理解把握彩礼的实质涵义。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从法律角度审视彩礼给付的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彩礼的目的,是彩礼予以返还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给付彩礼的代价中,本身就蕴含着以对方答应结婚为前提。如果没有结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时彩礼如仍旧归对方所有,与其当初给付时的本意明显背离”。司法解释规定彩礼予以在一定条件下返还,在法理上体现了对对价行为公平性的保护。
对于登记结婚之前给付的彩礼,登记结婚之后,仍可返还的,最高院在《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一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对于登记结婚之后给付的彩礼,《解释
(二)》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从彩礼的法律关系分析,属于一般的赠与,但其赠与目的的现实性仍是希望男女之间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可根据彩礼的具体流向分二种情况:
1、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男女双方未共同生活的,可根据最高院1993年《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考虑财产的来源予以合理分割。如果双方婚姻持续时间短,并且给予彩礼的一方由此造成生活困难的,可根据上述规定的第8条规定精神处理,分割共同财产时给予生活困难的一方适当倾斜。
2、彩礼由一方家庭占有的。由于彩礼未转入男女双方的财产共同体,只是由一方家庭占有,此时笔者认为仍应考虑当事人送彩礼时的目的性按照《解释
(二)》第十条第
(二)、
(三)项的立法本意,根据公平、合理原则予以酌情返还。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结婚彩礼与赠与有什么区别?
区分彩礼与赠与,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赠与对方财产性利益时是否基于当地的风俗。2、是否是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3、财产性利益是否为不得已而给付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恋爱期间哪些赠与行为不应认定为彩礼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恋爱期间哪些赠与行为不应认定为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了彩礼在一定条件下予以返还的处理原则。在司法解释中作出这样明确规定显然是基于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彩礼习俗的现状,是一种务实性的司法妥协。
根据彩礼的目的性,在实践中对以下行为不能认定为彩礼:
1、男方或其近亲属为取悦对方所为的赠与。
2、男女双方恋爱期间男方为表露情感所为的赠与。
3、男女双方或其近亲属在共同消费中由男方支付的费用。
4、男方及其近亲属与女方及其近亲属礼节往时的赠与。
5、借婚姻索取财物、骗取财物的行为。
二、没登记结婚彩礼钱应该怎么退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作出了如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2、基本原则是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即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
3、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
三、彩礼纠纷案件处理的一般原则
1、关于彩礼纠纷的处理,《婚姻法》未作规定。最高人民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2)、
(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在司法实践中,对《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适用,应注意以下方面:
(1)首先要把握处理彩礼纠纷的基本原则,即《婚姻法解释二》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
(2) 双方已经登记结婚的,只有在《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第
2、3项的特殊情况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其前提是双方必须离婚。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05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离婚没登记女方要的彩礼与给的有区别吗、能要回彩礼吗
[律师回复] 彩礼返还是有一定的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1.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没有结婚;
2.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 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这里返还的必须是彩礼,而彩礼必须是基于当地习俗、以结婚为目的给的财产,不具有这些性质是不需要返还的。
此外法律上的骗婚,它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虚构事实,诈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因为没有骗婚罪这个罪名,如果构成诈骗,一般是按诈骗罪处理。而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离婚。如果一方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较多的财产,或者一方家庭意识淡薄,对婚姻不负责任,导致两人无法共同生活的,一般不能定性为骗婚。如果有明确证据证明对方涉嫌骗婚,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按刑事案件立案侦察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怎么区别赠予和赠与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怎么区别赠予和赠与问题解答如下, 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只是“赠与”往往只是赠与某人,如小王将乒乓球拍赠与小刘
“赠予”则可以是某物,如,小王生日那天,小刘对其说生日快乐,并赠予乒乓球拍。
因为“予”本身就含有给某人的意思,所以有时候可以不用接人,直接接物;但是,“与”后面就只能是接人,指向受赠对象。
两者都是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
赠与虽然不可能成为社会中财产所有权移转的主要形式,也起不到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赠与仍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赠与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财富平衡分配;另一方面,赠与可以沟通赠与双方当事人的感情,进而融洽社会气氛,减少社会矛盾。赠与合同是典型的无偿合同和单务合同,即赠与人无对价而支付利益,受赠人不负担任何对待给付义务既可获得利益,这一合同关系导致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违反公平和等价有偿的交易原则。因此,为均衡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赠与合同的立法中,立法者都尽可能采取措施优遇赠与人,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是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物交付之前,赠与人得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撤销赠与的权利。《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其目的就是赋予赠与人与受赠人达成合意后法定要件实现前以悔约权,使赠与人不致因情绪冲动,思虑欠周,贸然应允将不动产等价值贵重物品无偿给与他人,既受法律上的约束,遭受财产上的不利益。
相关法律
中国合同法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只是规定了赠与人应当在附义务的范围内对赠与的财物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瑕疵担保义务,但并未规定赠与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撤销权应否受到限制。有学者认为,除法律规定不得撤销以外,赠与人可行使撤销权,但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受赠人可在所履行义务范围内请求赔偿,因为在此范围内赠与双方形成对价关系。《合同法》第195条规定:“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本条规定实际上赋予了赠与人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本来,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赠与合同在基于双方的合意成立以后,就具有约束赠与人的效力,无论其财产发生何种变化,他都应当依约履行,但是由于赠与合同毕竟具有不同于一般双务合同的单务性,“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道德准则作为对常人的要求毕竟过高。因此,在赠与人的财产状况恶化之时,法律本着人之常情,特创设“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以使赠与人“先行自谋,而后谋人”、“先己后人”。由此可见,赠与人的“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实乃“同情弱者之一种道德化之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彩礼和婚前赠与的区别是什么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彩礼和婚前赠与的区别是什么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怎么区别赠予和赠与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怎么区别赠予和赠与问题解答如下, 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只是“赠与”往往只是赠与某人,如小王将乒乓球拍赠与小刘
“赠予”则可以是某物,如,小王生日那天,小刘对其说生日快乐,并赠予乒乓球拍。
因为“予”本身就含有给某人的意思,所以有时候可以不用接人,直接接物;但是,“与”后面就只能是接人,指向受赠对象。
两者都是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
赠与虽然不可能成为社会中财产所有权移转的主要形式,也起不到直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赠与仍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赠与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财富平衡分配;另一方面,赠与可以沟通赠与双方当事人的感情,进而融洽社会气氛,减少社会矛盾。赠与合同是典型的无偿合同和单务合同,即赠与人无对价而支付利益,受赠人不负担任何对待给付义务既可获得利益,这一合同关系导致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严重违反公平和等价有偿的交易原则。因此,为均衡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赠与合同的立法中,立法者都尽可能采取措施优遇赠与人,
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是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物交付之前,赠与人得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撤销赠与的权利。《合同法》第186条规定了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其目的就是赋予赠与人与受赠人达成合意后法定要件实现前以悔约权,使赠与人不致因情绪冲动,思虑欠周,贸然应允将不动产等价值贵重物品无偿给与他人,既受法律上的约束,遭受财产上的不利益。
相关法律
中国合同法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只是规定了赠与人应当在附义务的范围内对赠与的财物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瑕疵担保义务,但并未规定赠与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撤销权应否受到限制。有学者认为,除法律规定不得撤销以外,赠与人可行使撤销权,但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受赠人可在所履行义务范围内请求赔偿,因为在此范围内赠与双方形成对价关系。《合同法》第195条规定:“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本条规定实际上赋予了赠与人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本来,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赠与合同在基于双方的合意成立以后,就具有约束赠与人的效力,无论其财产发生何种变化,他都应当依约履行,但是由于赠与合同毕竟具有不同于一般双务合同的单务性,“舍己为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道德准则作为对常人的要求毕竟过高。因此,在赠与人的财产状况恶化之时,法律本着人之常情,特创设“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以使赠与人“先行自谋,而后谋人”、“先己后人”。由此可见,赠与人的“穷困之际的不履行权”实乃“同情弱者之一种道德化之规定”。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605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索要彩礼还还是赠与有什么区别?
彩礼不能单纯认定属于赠与行为,因为彩礼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返还条件,因此与传统意义上的赠与存在区别,属于一种索要行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彩礼是结婚前男女双方以缔结婚姻为目的支付的钱财,按照当地习俗索取给予彩礼的行为在法律上并不反对,但是如果婚约解除彩礼应当返还,不能以赠与论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彩礼与平时赠予的法律规定有区别吗?
彩礼与平时赠予的法律规定是有区别的;彩礼也是属于赠予的一种,但对于这种赠予是有附条件的,只有在赠予附条件生效时才能成就;而对于平时的赠予,只要发生赠予行为,那么是不存在任何附条件就可以实现。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彩礼 > 彩礼与赠与有何区别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