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劳动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老板欠工资没写欠条怎么办
当涉及到雇主拖欠薪资却尚未签署欠据的状况时,员工们可采取多种策略对案件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解析并搜集相应的证据材料。
具体来说,员工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首先是当事人的陈述。他们能够提供自身关于欠薪具体事项,如时间、金额、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
其次是书面证据的把握。如果有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以及其他形式的书面见证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同事的证言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书面证据提交给法庭。
再者,电子数据的运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员工们可以提供与雇主之间的通信记录,例如短信、邮件、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数据,以此来证实欠薪的实际存在。
此外,证人证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条件允许,员工们可以邀请同事或者其他知情人士出庭作证,以此来证明雇主确实存在欠薪行为。
最后,如果有必要,员工们还可以申请法院对相关证据进行鉴定,以确保其真实性。
同时,如果员工们无法自行搜集证据,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代为调查取证。审判时,法官会从全方位、公正公平的角度全面审查核实证据。简而言之,尽管缺乏债务凭证,但是员工们仍然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来搜集和提供证据,从而证明雇主欠薪的事实,并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应得的薪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