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家庭暴力,我应如何有效举证
关于家庭暴力的举证策略:
1、对于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我们建议您保留相关证据,以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当女性遭受家庭暴力袭击之后,请立即、全面地搜集、保存各类证据,这些可能包括:
身上的伤痕、带有血迹的衣物、被打落的牙齿、被扯断的头发、被撕毁的衣物以及实施暴力行为者所使用的凶器(例如刀具、针器、铁棍、木棒、石头等等)。
3、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存书证和物证,比如验伤病历报告、警方的笔录、被损坏的衣物和对方使用的凶器等等。
4、需要强调的是,遭受家庭暴力后寻求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公安机关或者其他相关机构的帮助或者报案,其相关的证明文件或者书面记录都可以作为你的证据。
此外,施暴者因为实施暴力而做出的口头及书面道歉或承诺同样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据。
5、由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质,有些见证人可能不愿出庭提供证词,在这种情况下,请您出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考虑,向法庭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6、我们提醒您,即使未成年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作为证人,但此时需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为未成年人带来的潜在伤害。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面对家庭暴力应当怎么办,有哪些规定
对于遭受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可采取以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安全:
首先,他们有权向警方报告此事件;
其次,他们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
再者,在紧急情况下,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可以寻求有关机构的援助。
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受害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遭遇家庭暴力时,有权向加害者或者受害者所在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镇公共机构、妇联等组织提出投诉、反应或者求助。
当上述机构接收到家庭暴力的投诉、反应或者求助时,必须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处理支持。
同时,受害者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利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依照法律途径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后,每一位公民都具有权利对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进行劝阻。
根据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时,应立即采取有效行动出警,果断制止家庭暴力,并依照相关法规程序调查取证,为受害者提供医疗救治以及伤情鉴定等服务。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