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期间能否离开驻地
对采取保释候审措施的罪犯嫌疑人以及被告来说,他们必须首先得到国家公共权力机关的许可才可离去隶属于其居住的市区或者县级行政区域。在此期间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够随意改变住所。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确保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在需要时能随时与保释人员取得联系,确保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如果确实存在着诸如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原住所,那么他们应该向负责执行保释候审措施的国家公共权力机关提交书面申请,并等待该机构的审批。在经过全面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之后,该机构会做出是否允许其离开的最终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保释候审者需获国家公共权力机关批准方可离开居住地市区或县级区域,期间多不得变更住所,以保障司法联系畅通,促进诉讼顺利。遇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理由需离境,应书面申请并待审批。机构综合考量后决定是否批准。
二、取保候审期间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若在劳动者被采取保释措施等待正式的刑事指控期间,其尚未被确认为犯罪分子,那么该用人单位通常情况下是不得解雇此员工的。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劳动者有以下任一违法行为时,用人单位有权单独决定并宣布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2.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内部规定和纪律;
3.严重渎职、徇私枉法,给用人单位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
4.以及其他类似的严重违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取保候审期间诈骗1350元怎么办
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再度实施了骗取1350元财产的恶劣行径,其性质显然较为严峻。在这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实际上乃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且施加于特定被告或罪犯身上的强制性措施。在此期间,被保释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条文和监管条件。如果再犯新罪,这样的恶劣行径极有可能引发撤销先前所下达的取保候审令,进而将强制措施由取保候审改为更为严厉的拘捕。而就法律层面来看,尽管本次骗取的财产金额仅为1350元,尚未足以构成诈骗罪(通常规定的刑事立案门槛为3000元人民币起),然而事实上,此举无疑确系违法之行为。针对此类状况,司法机构将会全面权衡涉嫌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行为举止和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分析新近发生的犯罪行为在法律性质、因果关系以及情节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具体状况。据此,法庭很可能会对该案进行治安处罚,其中包括临时羁押、处以罚金等多种形式。与此同时,在未来的刑事审判过程中,新的违法犯罪行为亦将被视为加重情节,从而对事例的判决产生重要影响。
保释候审者需获国家公共权力机关批准方可离开居住地市区或县级区域,期间多不得变更住所,以保障司法联系畅通,促进诉讼顺利。遇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理由需离境,应书面申请并待审批。机构综合考量后决定是否批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