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了谅解书还可以起诉吗
签署谅解书后在正常情况下依然保有提起诉讼的可能性,但其确实可能对案件的处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谅解书主要是由受害者向加害方出具的谅解声明,在刑事案子中,该文件将极有可能影响到被告人受罚的程度。但是,这并不代表受害人就此丧失了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追偿损失的法定权益。举例来说,在涉及民事侵权的纠纷中,若当事人在签署谅解书之后,发现存在新的损害事实或者原先的赔偿金额无法完全填补其所遭受的损失,那么他们仍然有权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签署谅解书后,虽保留诉讼权利,但可能影响案件处理,尤在刑事案件中,或减轻被告刑罚。然而,受害人未放弃民事追偿权,若发现新损害或原赔偿不足,仍可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签了谅解书是否还要坐牢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当被告人得到被害方的谅解并获得其出具的谅解书后,法院是否依然判定被告入狱仍然需要以其犯罪情况为依据来进行判断。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可能仍将获得从轻发落。
对于那些情节较轻、无需判处监禁刑罚的案件,法院有权利做出不起诉的裁决。
此外,法院也能够据此法定条件对被告人进行适当的从宽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三、签了谅解书还立案吗
签署谅解书往往并不能直接导致案件被撤回或不予立案。谅解书这种文书在此类刑事案件中常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案件的处置产生影响,然而却不足以为案件是否应当立案形成最终裁决。至于立案环节则是指对应对于诸如报案、控告、举报以及自首等相关材料,由司法机关依据其管辖权限进行严格审查,以确定该事件是否符合犯罪的法律定义,进而展开相应的诉讼程序。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即便已经签署了谅解书,司法机关仍然有可能认定案件尚需进一步深入调查与处理,因此决定予以立案。举例来说,若犯罪行为性质恶劣、社会影响重大,或者牵涉到公众利益等诸多因素,那么司法机关很可能会坚持立案侦查。另外,谅解书的实际效用及其影响力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具体情况因案而异。在部分事例中,谅解书或许能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案件就不应该立案。总而言之,在签署谅解书之后,案件是否应当立案,主要还是要视具体情况及司法机关的判断为准。当事人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寻求专业律师的建议,以便更好地理解自身所享有的权益与承担的责任。
签署谅解书后,虽保留诉讼权利,但可能影响案件处理,尤在刑事案件中,或减轻被告刑罚。然而,受害人未放弃民事追偿权,若发现新损害或原赔偿不足,仍可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