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到期自动失效吗
取保候审期结束时,其法律效力并非自动消失,而是需要经过特殊程序予以确认或撤销。请注意,取保候审的最长有效期为十二个月,当该期限届满之时,执行机关应在十五日之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对是否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做出最终决定。若在取保候审期间,相关案件的侦查、起诉以及审判等工作尚未全部完成,那么通常会依据案件的具体进展情况来决定是解除取保候审还是变更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期满,其效力不自动失效,需经特定程序确认或撤销。最长12个月,届满前15天,执行机关书面告知决定机关,由其决定解除或变更。案件未结,则根据进展决定后续措施。
二、取保候审到了一年后怎么办
视具体状况而确定。
被给予取保候审之权利后,案件并未宣告最终结束,仍须依照法律规定进程进行处理。
其次,若检察机构经审查认定有必要提起公诉的,那么便会启动起诉、开庭、审判以及公布判决等步骤。
反之,如检察部门判定无需提出诉讼、亦或是公安机关认为案情事实不清且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成立而撤回案件的,则该案件将终结处理,不会再进入后续的审理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三、取保候审期间犯罪的管辖权规定有哪些
关于在取保候审阶段再次实施罪行,司法程序中管辖权的确立遵循着一些特定的原则。总体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此种管辖权应由犯罪的发生场所所在的地方法院享有。此处所指的“犯罪地”不仅包含了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还涵盖了造成犯罪结果的地区。若经计算,由被告人居住地的地方法院进行审理更为合适的话,那么该地方法院也具有相应的管辖权。当涉及到多个同等级别的地方法院均有资格行使管辖权时,则应由最早接手处理此案的地方法院进行审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有必要,可以将事例移交至主要犯罪地的地方法院进行审理。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这无疑会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产生负面影响。
取保候审期满,其效力不自动失效,需经特定程序确认或撤销。最长12个月,届满前15天,执行机关书面告知决定机关,由其决定解除或变更。案件未结,则根据进展决定后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