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酒驾驶发生车祸判什么责任
醉驾酿成交通意外时,通常需要面对严重的法律责任追究。醉驾本即属违法行为,若由此导致事故发生,责任判断将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形而定。一般而言,醉驾人员极有可能被认定为主责乃至全责方。如此一来,醉驾者不但需承受刑事惩罚,还须向受害人支付相应的民事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罚
在涉及到醉酒驾驶所引发交通事故的审判过程中,犯罪份子理应对相应法律规定承担起一系列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
首先来看民事责任部分:
如果交通事故对受害者导致了财产上的损失,那么罪犯将被要求对受害人的直接与间接损失进行全面赔偿;
若受害者因伤致残,相应的法律条文则规定,犯罪分子需依据实际情况赔偿受害人伤残补贴、医药费用、误工补贴以及精神损失补贴,以及受害者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等多个涉及其生活质量的费用;
至于导致了人员死亡案件的发生,犯罪分子需要赔偿的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家属办理丧葬事宜产生的花费以及家属可能因此带来的精神损失费,当然还有受害者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等等。
再来到行政责任方面,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例,将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强制手段,约束其至清醒状态,对于其相关车型的驾驶证予以吊销,并终身禁止其再次考取该类型车辆的驾驶证。
而对于涉猎到营运类机动车,也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处理,醉酒驾驶这类汽车,同样会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强制手段约束至清醒状态,其相应型号的驾驶证将被吊销,并且长达十年之久不许其再次申请该类型车辆的驾驶证,重新获取驾照以后,也严禁其驾驶营运类机动车。
最后在刑事责任层面,醉酒驾驶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因此造成重大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涉案人员将会面临至少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处罚;
若是在交通运输事故之后潜逃,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面临至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而对于因逃逸导致他人身亡的,涉案人员将获刑至少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醉酒驾驶发生车祸怎么判定责任
在涉及醉酒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中,责任归属往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然而,醉酒驾驶作为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自带应当承担责任的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醉酒驾驶者会被判定为主要责任或者全责。在进行责任判定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例如事故发生时各相关方的行驶路径、车速以及是否遵守交通信号灯等。若对方同样存在交通违法行为,如超速行驶、闯红灯等,则需依据双方违法行为对于事故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各自过错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责任分配。在司法实践中,尽管醉酒驾驶者在事故中所负的过错可能相对较轻,但由于其醉酒驾驶的严重违法性质,仍需承担较重的责任。一旦确认醉酒驾驶者应承担主要责任或全责,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醉驾酿成交通意外时,通常需要面对严重的法律责任追究。醉驾本即属违法行为,若由此导致事故发生,责任判断将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形而定。一般而言,醉驾人员极有可能被认定为主责乃至全责方。如此一来,醉驾者不但需承受刑事惩罚,还须向受害人支付相应的民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