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怎么走
首先,为了妥善处理劳动纠纷,劳动者与雇佣方应充分协商并探讨解决方案。如果通过协商仍无法达成共识且争议较大,则劳动者有权请求所在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在调解未果或双方均无意愿继续调解时,任何一方可有权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问题提交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审理。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或存在异议的一方,可在规定时间内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过程中,请务必注意仲裁乃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环节的处理,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
在针对劳动纠纷展开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几种途径:
首先是由争议各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其次,可以邀请相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此外,若双方未能达成共识或其中一方对此不满意,则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以仲裁解决该项争议;
最后,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的一方可依法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进一步解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三、劳动争议超过诉讼时效能延长吗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而言,若诉讼时效已过,通常很难进行延期处理。
诉讼时效作为法律规定的权利保护期限,其主要功能在于敦促当事人尽早采取行动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确实已经超出了法定的时效期限,并且没有出现法定的中止或中断事由,那么劳动争议案件很可能因为时效问题而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例如当当事人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在时效期间内向用人单位提出过权利主张、向相关部门寻求过权利救济,或者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履行相应的义务等等,那么诉讼时效将会被视为发生了中断,自此开始,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当事人提供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
总的来说,我们强烈建议广大劳动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尽快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由于时效问题而带来不良的法律后果。
劳动者与雇主应协商解决劳动纠纷,协商不成可申请单位劳动争议调解。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时,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依法向法院起诉。注意,仲裁为诉讼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不得直接诉讼。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