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量刑数额标准

最新修订 | 2024-10-05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如果有人隐瞒或藏匿非法所得,金额在3000元至1万元之间,那么他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如果金额超过10万元,那么他可能会被判处3年至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明知是违法收益还窝藏、转移等,那么也会面临同样的刑罚。如果情节严重,刑期和罚金都会加重。
掩饰隐瞒犯罪量刑数额标准

一、掩饰隐瞒犯罪量刑数额标准

被告人若有意掩盖或隐匿犯罪所获得之财物及其相应产生的利益数额在3000元至1万元人民币以上者,将遭受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刑罚,并且还得接受单独的罚金惩罚;若这些财产及利益总计价值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币,那么被告人需承担的将是三年以上、最多七年以下有期徒,外加相应的罚金处罚。倘若其明知道是已经被判定为违法所得的财物以及其产生的利益,却仍然对之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理销售甚至使用其他方式来掩盖或者隐匿的行为,那么他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同时还需要接受单独的罚金惩罚;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最多七年以下有期徒,并且还得接受相应的罚金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庇护、隐藏那些对社会有害的犯罪收入,假装不知道这是偷来的钱或者是利用这些非法收入获得利益的活动,这个罪名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隐藏、包庇和获取违法犯罪财产违法所得罪。

它的定义是说,明明知道这些钱财是从罪犯那里得来的,甚至是通过他们的非法行为赚取到的,还故意隐藏、转移、收购这笔财物,或者帮助它们销售出去,走进市场,从中获益;

要么就是用别的办法来遮盖住这些犯罪所得、犯罪收入,不让司法部门发现。

那么这个罪名到底怎么定义呢?首先,我们来看它的主攻对象。

这个罪名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阻碍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的侦查和调查,干扰他们追回涉案钱款以及相关收入的工作。

然后是它在精神上的要求。

这个罪名需要行为人要有清楚明白的认识,对这个罪名的“清醒理解”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知道的具体内容。

即你对某个东西的认识要超过一般的知道,你知道那个东西不仅仅是合法所得,更可能是犯罪所得,也就是说,只要你察觉到了某样东西可能是犯罪所得,就可以认为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度。

第二点是了解的程度。

行为人对犯罪性质的了解程度必须达到你知道那个人的非法所得或者犯罪收入,但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违法行为所带来的非法所得。

然后,我们来看看这个罪名在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表现。

这个罪名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隐藏、转移、收购、帮助销售或者用别的方法掩饰、隐瞒”。

最后,我们再看下这个罪名的承担者。

这个罪名的实施者只是普通的公民,只要年满十六岁并具有刑事责任,都有可能成为这个罪名的主角。《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拘留多久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所造成的拘留期限,具体情形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加以考量。一般而言,这种情况通常会被处以不超过十五日的行政拘留措施。然而,若是涉及到更为严重的刑事范畴,则相应的拘留期限可能会延长至最多三十七天。在这类案件处理过程中,如何精准地认定犯罪所得的性质及数额,以及对嫌疑人主观意图的精细剖析,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嫌疑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却仍然进行掩饰、隐瞒行为,并且情节严重的话,那么他将会面临刑事处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法律实践中,各种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具体的拘留期限还需要根据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如果您正面临类似的问题,我们强烈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犯人隐瞒或藏匿非法所得3000至1万元者,可处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若超10万元,则判3至7年徒刑及罚金。明知违法收益仍窝藏、转移等,将面临同样刑罚。情节严重者,刑期及罚金加重。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2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6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掩饰隐瞒犯罪量刑数额标准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5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5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8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1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6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掩饰隐瞒犯罪数额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行为的数额的判定标准,如果犯罪嫌疑人通过销赃、窝藏、收购等方式涉及到的赃物金额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或者多次有过销赃行为,涉及金额已达到三千元到六千元之间。这时就可以开始计算量刑。刑罚根据不同的金额分别为罚金、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等刑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判定掩饰隐瞒非法所得罪数额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认定
一般情况下,其掩饰、隐瞒的犯罪价值,就是犯罪数额所得。犯罪数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是判断社会危害性严重与否的依据。如果对犯罪数额有争议的,需要请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
犯罪构成:
客体
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
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及赃物去向,并印证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等,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证明犯罪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缴的范围,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客观上给司法机关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客观要件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收购,主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中所说的“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卖的情况。要注意区别“收购”与“收买”的区别,收买是指买赃自用,其主观上是一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对于本罪的兜底条款“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
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种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则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份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法人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二是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
要如何认定掩饰隐瞒非法所得罪数额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认定
一般情况下,其掩饰、隐瞒的犯罪价值,就是犯罪数额所得。犯罪数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是判断社会危害性严重与否的依据。如果对犯罪数额有争议的,需要请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
犯罪构成:
客体
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
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及赃物去向,并印证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等,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证明犯罪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缴的范围,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客观上给司法机关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客观要件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收购,主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中所说的“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卖的情况。要注意区别“收购”与“收买”的区别,收买是指买赃自用,其主观上是一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对于本罪的兜底条款“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
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种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则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份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法人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二是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掩饰隐瞒罪数额九千元会判多久
涉及掩盖、隐匿犯罪所得,金额在5000元至1万元或长期累积3000元至6000元,可罚款;如情节严重,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款。故意掩饰、隐匿犯罪所得,已构成罪名,将受刑事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3至7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应该怎么认定掩饰隐瞒非法所得罪数额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应该怎么认定掩饰隐瞒非法所得罪数额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认定
一般情况下,其掩饰、隐瞒的犯罪价值,就是犯罪数额所得。犯罪数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也是判断社会危害性严重与否的依据。如果对犯罪数额有争议的,需要请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
犯罪构成:
客体
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
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及赃物去向,并印证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等,对于查明案件事实,证明犯罪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是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缴的范围,行为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在客观上给司法机关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造成了妨害,因此,本罪的客体应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
客观要件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本罪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所,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
转移,是指将犯罪分子搬动、运输其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窝藏和转移均要求其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活动的程度,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收购,主要是针对1992年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中所说的“低价购进、高价卖出”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卖的情况。要注意区别“收购”与“收买”的区别,收买是指买赃自用,其主观上是一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对于本罪的兜底条款“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
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及于一种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则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是从理论上讲,本罪主体不包括上游犯罪实施人,即产生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实施人,而是帮助犯罪份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其他人。如果是上游犯罪行为人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则属于在犯罪后对赃物的处理行为,在刑法理论上叫后续行为,为此前上游犯罪行为所吸收,不另行处罚。法人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而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二是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怎么认定
在认定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数额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准确核定犯罪所导致的实际财产和经济利益。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会综合考虑市场售价、交易价和估值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于现金类财物,我们将以实际金额为准;而对于其他非现金财物,我们将参考市场中间价进行计算。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掩饰隐瞒罪数额九千元会判多久
涉及掩盖、隐匿犯罪所得,金额在5000元至1万元或长期累积3000元至6000元,可罚款;如情节严重,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款。故意掩饰、隐匿犯罪所得,已构成罪名,将受刑事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3至7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掩饰隐瞒罪数额九千元会判多久
涉及掩盖、隐匿犯罪所得,金额在5000元至1万元或长期累积3000元至6000元,可罚款;如情节严重,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款。故意掩饰、隐匿犯罪所得,已构成罪名,将受刑事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3至7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掩饰隐瞒犯罪量刑数额标准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