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协议中所涉及到的抚养权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具有长期有效性的,除非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改变。这些特定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夫妻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愿意对抚养权做出调整;
其次,如果出现了法定的抚养权变更情形,才会导致原有的抚养权规定失效。而法律上所确认的变更抚养权的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与子女共享生活的一方因为患有严重病症或者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自身残疾,从而无法再继续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另一种则是指与子女共享生活的一方未能尽到自己的抚养义务,或者存在虐待子女等恶劣行径,以及他/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环境对于子女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等等。总而言之,如果没有出现重大意外情况的话,离婚协议中的抚养权条款将始终保持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二、离婚协议约定股权归属属于转让吗?
若在解除婚姻关系的协议中对于股权有所约定,并未涉及股份的实际转让事宜,仍需要前往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变更登记手续。
而关于股权的具体处置方式,因具体情况的差异需要展开分析和审慎处理:
首先,如果协议签订的当事人双方均为公司股东,那么这种状况下股份构成了可转让的权利。
其次,针对股权转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非公司股东一方,则可按照如下几种情形予以处理:
第一,检查公司的章程是否有明确的说明或者是规定,遵循公司章程的指引来决定。
第二,若章程序没有对此事作出规定,应该经过其余股东人数过半所支持的意见。
在此种情况下,股东应以书面形式向其他股东传达股权转让的相关事宜,其他股东在接收到书面通知后30日内如若对股权转让未有任何回应,将被认为是默认了该项转让。
另外,倘若其他股东中有超过半数的不同意此次转让,那些持不同意见者必须购买被转让的股权;
否则,他们将会被视为默认转让。《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在特定情况之下,离婚协议书所约定的过高的抚养费用,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调整或改变。
具体来说,假如负责支付抚养费用的一方能够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失去工作、身患疾病等等,这些都使得按照原先的约定支付抚养费用变得过于沉重,并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他们就有权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要求重新评估并调整抚养费用的金额。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的时候,会全面考虑到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仅仅是支付方主观地认为抚养费用过高,但是却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他们的观点,那么他们的变更请求很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离婚协议中的抚养权条款多具长期性,仅于特定条件下方可变更。条件包括:双方协商同意调整;或法定变更情形出现,如抚养方重病、残疾无力抚养,或未尽抚养义务、虐待子女、环境不利子女成长等。简而言之,除重大变故外,抚养权条款持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