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已满十四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周岁之区间的犯罪嫌疑人,如果他们实施了相关法规中规定的八类罪行,那么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属于相对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对于此类罪犯中的从犯,应当视情况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是免于处罚的宽大处理;
3.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当被告人经由人民法院判定有罪之后,对于情节轻微且危害程度较小的案件,可以考虑免予刑事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未满16周岁者触犯刑法将会留下案底,然而,这些案底将被封存,不会对外公开。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所采取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及“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切实帮助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重新融入社会,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并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在犯罪记录被封存之后,除了司法机关因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之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获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必须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严格保密。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犯罪记录封存的监督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同样拥有法律监督权,它负责对犯罪记录封存的启动、查询单位履行保密义务的情况、查询所得信息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不满16周岁的人是共同犯罪吗?
对于未成年人群体而言,他们确实有可能参与到共同犯罪活动之中,但是这个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标准。
当涉及到刑事法律领域时,法律明确规定,不到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以共同犯罪的方式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应该让那些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去承受。
然而,当未成年人的年纪介于14岁至16岁之间时,他们仅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加入到共同犯罪行列中。
这其中包含了八类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进行强制性交、实施抢劫、制造并销售毒品、纵火、爆炸以及投毒等罪行。
值得一提的是,年纪超过16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完全拥有和成年人同等的参与共同犯罪的资格。《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不满16周岁学生聚众斗殴怎么判
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参与群体性斗殴事件,一般来说这部分人群将受到法律的宽大处理,通常包括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关于群体性斗殴罪行的刑事裁量标准,其主要依据在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就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尽管他们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他们在斗殴事件中扮演了首要分子或者其他较为积极的角色,那么他们仍然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然而,在对这类未成年人进行量刑时,法院将会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犯罪动机、是否初次犯罪以及他们的认罪态度等多种因素。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那么可以考虑不将其视为犯罪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可能会采取教育、社区矫正等非刑事手段进行处理。与此同时,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总的来说,最终的判决结果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未满16周岁犯罪,若实施八类严重罪行,需承担刑事责任;若为从犯,或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可免罚。但犯罪会留案底,封存不公开。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助其回归社会。司法机关和单位需严格保密,检察机关负责监督。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