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予以取保候审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不再受到检方指控。
取保候审仅属于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一项非拘禁性强制措施,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身心处于相对自由状态,便于他们在等候审判过程中更好地配合司法调查活动。
而针对相关案件,是否决定提出公诉,则需全面考虑诸多因素,如证据搜集情况以及犯罪行为情节的严重性等等。
一旦办案机关成功获取充足确凿的证据,认定有必要对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时,便会依法将案件移交至检察院进行审查。
然而,由于证据不足或者犯罪行为的情节显得微乎其微,以至于不值得提起公诉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后是否可以变更为刑事拘留
很抱歉,在您获得了取保候审这一保护措施之后,若法庭认为其所犯之罪行极为严重,则可能会将强制措施调整为逮捕。
法院针对有明确证据显示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面临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况下,若仅采用取保候审难以有效防止出现以下五种社会危险性,应依法实施逮捕:
第一,嫌疑犯有可能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第二,该人具有破坏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的可能性,并付诸实际行动;
第三,该人有可能销毁、篡改证据,干扰证人如实作证,甚至协同其他罪犯进行串供等活动;
第四,该人具有对被害者、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报复行为的可能性;
第五,该人表现出试图自杀或逃离的意图。《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三、取保候审保证金最高多少钱
取保候审保证金的具体金额,会依据办案部门对事例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的考量,结合可能涉及的刑事处罚的轻重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财务状况等多方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后作出决定。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以缴纳保证金方式申请取保候审者,其初始保证金起点额度设定在了人民币1000元整。然而,具体的保证金支付标准并未设限,但应充分考虑保证诉讼程序正常运作所需的费用支出,被取保候审人员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事例的具体性质和情节,可能面临的刑事处罚轻重程度,以及被取保候审人员自身的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通常而言,经济类犯罪事例的保证金数额相对较高。
取保候审并非意味着免受检方指控,它只是刑事司法中的一种非拘留强制措施,确保嫌疑人在等待审判时相对自由,以利司法调查。是否提起公诉,取决于证据和犯罪情节严重性等综合因素。若证据确凿,办案机关会移交给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但证据不足或情节轻微,也可能不提起公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