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的保险赔付吗
通常来说,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案件中,尽管保险公司会依照签订的保险合同约定来决定是否赔偿损失,但是这依然需要依据实际的事故状况进行判断与分析。
若肇事者在事故发生时存在诸如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那么保险公司很有可能会在法定的强制性责任保险限额范围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向侵权责任人提出追偿要求。
然而,对于商业性质的保险产品而言,保险公司往往会选择拒绝赔偿。
然而,如果事故的情况完全符合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理赔条件,那么保险公司就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赔偿义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二、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规定
首先,若因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亦或是造成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严重损失,那么其量刑起点将被设定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个范围之内。
其次,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在肇事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那么其量刑起点将会被设定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这个区间。
最后,如果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一人死亡的情况出现,那么其量刑起点将会被设定在七年至十年有期徒刑这个区间。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相关规定,任何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只要因此引发了重大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是对公私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都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在肇事后选择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那么其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而如果因为逃逸行为而导致一人死亡的情况出现,那么其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可以要求赔偿吗
遭受交通肇事罪侵害的受害者及其亲属有权向加害者提出相应的赔偿要求。在涉及交通肇事构成刑事犯罪的事件中,受害人作为诉讼中的另一方当事人,有资格提出伴随刑事诉讼进行的民事赔偿请求,藉此追偿因加害者的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例如诸如医疗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误工工资、伤残赔偿金等方面的金额。然而,对于赔偿的范围及标准这两大问题,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具体事件的特殊性来予以明确界定。例如,针对医疗费用部分,通常以实际产生的费用为核算依据;而误工工资则需参照受害人的收入情况与实际误工天数进行综合计算。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提出的附带民事诉讼,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支持对精神损害部分的赔偿主张。如若在刑事诉讼阶段尚未得到完全清偿的经济损失部分,受害人仍可根据自身权益状况寻求额外的民事诉讼途径进行诉求维权。
交通肇事罪案件中,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约定决定是否赔偿,要依事故状况判断。肇事者有酒驾、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保险公司或在交强险限额内先赔再追偿,商业险常拒赔。但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必须按合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