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多久可以保释

最新修订 | 2024-10-09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交通肇事罪的保释时间与案件具体情况有关。一般来说,情节较轻的可能很快就能申请保释,而复杂恶劣的情况则很难获批,时间也难以预估。能否保释主要取决于刑期的可能性、嫌疑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对社会安全的影响等因素,例如刑期是否为管制,嫌疑人是否患有重病,以及取保候审是否会威胁社会安全等。
交通肇事罪多久可以保释

一、交通肇事罪多久可以保释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保释问题以及其所需时间的长短,这还需视个案的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来讲,如果案件涉案情节尚属轻微,那么可能在较短时间段内便可提出申请获取保释;

然而,如果案件情节较为复杂且恶劣,保释申请的批准或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花费的时间自然也就无法准确预估了。

要作出能否予以保释的决策,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判罚的刑期是否可能为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二是犯罪嫌疑人是否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是否会对社会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交通肇事罪赔偿计算标准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侵权赔偿责任,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标体如下:

对于医疗费用部分,需依据医疗机构所开具的医药费用、住院费用等收款收据,同时参考患者病历与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加以认定;

至于误工费用方面,则要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长以及其收入状况来综合评定;

而在护理费用的计算上,需要依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及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等因素进行评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三、交通肇事罪必须找律师

交通肇事犯罪问题而言,当事人并非必须委托律师代理。然而,对于那些具备相关法律程序以及证据规则深入理解能力的专业律师来说,他们在处理此类事务时表现出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他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法律流程和各种证据规则,如此便能更为高效并且具有针对性地为当事人提供辩护,全方位地维护其应有的法律权益不受损害。其次,鉴于律师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更为细心地分析每一起事件的详细状况,挖掘其中隐藏的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和情节,例如是否存在自首行为,是否已经采取了积极的赔偿措施等等,以便尽可能争取到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的机会。另外,在与司法机关开展沟通合作方面,律师也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专业功用,使得当事人的各项诉讼需求得以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予以反映。当然,如果当事人自身具备相当深厚的法律素养,同时其事件事实又极为清晰明确,证据充足无虞,那么自行处理相关事宜也是完全可能并可行的选择。尽管如是,综合各方面利弊权衡,我们仍强烈建议当事人在权衡各种可能性之后,尽量考虑寻求律师的协助,以确保其应有权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交通肇事罪保释及所需时间依个案情况而定。情节轻微可能短时间可申请保释,复杂恶劣则难获批且时间难预估。能否保释主要考虑刑期可能、嫌疑人健康状况及对社会安全影响等因素,如刑期是否为管制等,嫌疑人是否重病等及取保候审是否威胁社会安全。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9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17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多久可以保释
一键咨询
  • 168****2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1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0****45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0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5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8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淮安152****603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959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11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罪可以缓释吗
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若情节轻微,一般会对被告判处缓刑。但判缓刑需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被告的疏忽程度,罪行较轻或相对较轻者可考虑缓刑;二是肇事方必须表现出足够的悔意。综合考虑这两点,才能决定是否判处缓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叔叔前几天开车交通肇事了。他因为害怕,就逃跑了。请问,交通肇事逃逸解释是什么?要判多久
[律师回复] 在鉴定的同时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损害赔偿重。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行政处罚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责任重。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罪可以保释吗
1、应该是取保候审而不是保释。2、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关健还要看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所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经公安机关决定后,即可予以取保候审;否则就不能取保候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假释要多久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假释程序要多长时间 从分监区-监区-- 每个程序都要走一段时间!大概要两个月。 关于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程序和制度问题 1、受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申报的材料、手续是否齐全、完备。申报的材料包括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终审判决书、裁定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以及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具体事实的证明材料。经审查,认为材料不齐或者手续不全的,应当通知执行机关补齐或者退 回补充调查。 2、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必须认真审查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和证据。对重要案件,应当深入劳动改造单位认真核实。 3、对于重要罪犯的减刑、假释以及合议庭意见分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应 当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4、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扼要写明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事实,并引 用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减刑的案件,要注明减刑后刑期的起止日期;假释的 案件,应当注明假释考验期的起止日期。 5、减刑、假释裁定书,由主管院长或者由主管院长委托庭长审核签发。 6、减刑、假释裁定书,一般由人民直接宣告,直接宣告有困难的也可以委 托罪犯服刑地人民或者执行机关代为及时宣告。人民应当将裁定书副本同时 送达原判人民和对罪犯所在的劳动改造单位负有检察任务的人民检察院。 7、对减刑、假释的裁定,本院院长或上级人民发现确有错误的、同级或者 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意见的,按审判监督程序办理。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317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罪可以缓释吗
涉及交通事故的案件,若情节轻微,一般会对被告判处缓刑。但判缓刑需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一是被告的疏忽程度,罪行较轻或相对较轻者可考虑缓刑;二是肇事方必须表现出足够的悔意。综合考虑这两点,才能决定是否判处缓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 (三)项、 第四条第 (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备案。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317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解释?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事故是社会的不幸。如果各方协力,措施得当,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交通肇事逃逸,使伤者失去了最好的抢救时机,警方侦查案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肇事者将面临十分严厉的惩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案例1〉: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驮载其朋友刘某(二人均喝酒过量)超速行驶时,因路上颠簸,刘某从摩托车上跌落头部着地,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 而当时孙某对此一无所知,仍然继续驾车狂奔,直至被人发现将其截获。本案中,孙某虽然离开了现场,但因其主观上对刘某坠地身亡这一交通事故并不“明知”,故不宜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 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如〈案例2 〉:司机宋某违章驾车,将一行人于某撞死,正当宋某对于某进行抢救时,于某的亲友及当地群众闻讯赶到,持械对宋某进行殴打。宋某被逼无奈,驾车逃离现场,直接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本案中,宋某的逃跑行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 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这里有争议,有人认为仅仅将其限定为逃离“事故现场”,而实践中大多数并不拘泥于“事故现场”,而是与“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一并来考虑的,总之,要看具体情节。
如何解释交通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事故是社会的不幸。如果各方协力,措施得当,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交通肇事逃逸,使伤者失去了最好的抢救时机,警方侦查案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肇事者将面临十分严厉的惩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交通肇事逃逸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案例1〉: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驮载其朋友刘某(二人均喝酒过量)超速行驶时,因路上颠簸,刘某从摩托车上跌落头部着地,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 而当时孙某对此一无所知,仍然继续驾车狂奔,直至被人发现将其截获。本案中,孙某虽然离开了现场,但因其主观上对刘某坠地身亡这一交通事故并不“明知”,故不宜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 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如〈案例2 〉:司机宋某违章驾车,将一行人于某撞死,正当宋某对于某进行抢救时,于某的亲友及当地群众闻讯赶到,持械对宋某进行殴打。宋某被逼无奈,驾车逃离现场,直接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本案中,宋某的逃跑行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 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这里有争议,有人认为仅仅将其限定为逃离“事故现场”,而实践中大多数并不拘泥于“事故现场”,而是与“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一并来考虑的,总之,要看具体情节。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拘留可以保释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交通肇事拘留可以保释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假释要过多久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从分监区-监区-- 每个程序都要走一段时间!大概要两个月。 关于审理减刑、假释案件的程序和制度问题 1、受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申报的材料、手续是否齐全、完备。申报的材料包括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终审判决书、裁定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以及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具体事实的证明材料。经审查,认为材料不齐或者手续不全的,应当通知执行机关补齐或者退 回补充调查。 2、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必须认真审查罪犯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和证据。对重要案件,应当深入劳动改造单位认真核实。 3、对于重要罪犯的减刑、假释以及合议庭意见分歧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应 当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4、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扼要写明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事实,并引 用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款。减刑的案件,要注明减刑后刑期的起止日期;假释的 案件,应当注明假释考验期的起止日期。 5、减刑、假释裁定书,由主管院长或者由主管院长委托庭长审核签发。 6、减刑、假释裁定书,一般由人民直接宣告,直接宣告有困难的也可以委 托罪犯服刑地人民或者执行机关代为及时宣告。人民应当将裁定书副本同时 送达原判人民和对罪犯所在的劳动改造单位负有检察任务的人民检察院。 7、对减刑、假释的裁定,本院院长或上级人民发现确有错误的、同级或者 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纠正意见的,按审判监督程序办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7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拘留可以保释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依申请或职权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办理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怎样解释交通肇事后逃逸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怎样解释交通肇事后逃逸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交通肇事罪多久可以保释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