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7万元以上判多少年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涉嫌合同诈骗罪,且涉及到的涉案金额达到了七万元人民币或以上的案件,法院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判处被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可能会对其进行罚金的处罚。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违法行为。
在此类案件中,涉案金额达到七万元人民币,已经构成了数额较大的标准。
法院在审判量刑时,需要全面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严重性、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在庭审中的认罪态度等诸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诈骗罪立案金额是多少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刑事立案标准,通常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欺骗手段实现的财物价值在人民币伍仟(5,000元)到贰万圆(20,000元)之间。
这种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动机,即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作为唯一目的;
同时也构成了客观事实方面,表现为在缔结并执行合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最终致使另一方当事者遭受到了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所涉及的财物金额达到了规定的条件时,这类犯罪事件才能被正式列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与追踪。
此外,如果犯罪分子已经明显表现出具有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作为其主要目的,并且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使用欺骗战术来获取对方相关财物,那么这样的违法行为便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与追责。
此类犯罪行为都应该被视为重大社会问题加以严肃处理,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和公平正义得以维护。《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六十九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合同诈骗罪成都量刑标准最新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对于合同诈骗行为的刑事处理准则主要是根据其所涉及的犯罪金额大小与情节之严重程度而定。以不法获取他人财物为最终目的,在签署以及履行各项合同协议的全过程中,实施欺诈手段,诱骗并取得对方当事人财务,若金额达到了特定标准,便可被判处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惩罚;而当其所促进之事达到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极其严重的情形时,将面临的是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并处罚金;然而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还有其他极其严重的行为表现,那么将可能面临十年以上乃至无期徒刑,并且还要承担相应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责任。在这之中,所谓“数额较大”一般定义为涉案金额高于或等于人民币二万元以上;而所谓“数额巨大”则通常是指涉案金额超过了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至于“数额特别巨大”,则多半是指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然而,实际的量刑结果还需结合犯罪手段的恶劣程度、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是否积极退赔等多个因素进行全面权衡考量。
涉嫌合同诈骗罪涉案金额达七万元及以上,法院会判被告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合同诈骗罪指签订履行合同中非法获财。审判量刑要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危害及被告人认罪态度等因素,七万元构成数额较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