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犯罪取保候审条件有几个

最新修订 | 2024-10-14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聋哑人涉嫌犯罪申请取保候审条件: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因为聋哑人存在生理缺陷,所以在评估其社会危害性时需要特别关注。
聋哑人犯罪取保候审条件有几个

一、聋哑人犯罪取保候审条件有几个

关于聋哑人士因涉嫌犯罪而被申请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一般主要涵盖以下几大类:首先,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可能面临诸如管制拘役或相对独立实施的附加刑等轻罪惩罚;

其次,若犯罪行为可能导致他(她)面临有期徒刑以上的严厉罪责制裁,但是通过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方式并不会对其本人及社会产生实质性风险隐患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接受;

第三种情形,如果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同样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只要这样做既不会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正常生活造成进一步威胁,亦不会给社会带来类似风险;

最后,如果案件的审判期限即将到期,但相关调查工作仍未完成,此时也可以考虑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

对于聋哑人士而言,鉴于他们的生理缺陷,在评估其是否存在社会危害性时,应给予特别关注和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聋哑人涉嫌犯罪申请取保候审条件:可能判管制等轻罚;可能判有期以上但取保无风险;病重、孕哺期女性;审判期限将到但调查未完。因聋哑人生理缺陷,评估其社会危害性应特别关注。

二、聋哑人犯罪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既聋又哑或双眼失明的人士,在法律层面上,我们有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宽大处理或者是取消处罚。

事实上,在我国,先天性的身体残缺与否,的确会直接影响到个人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那些在残疾状况下犯罪的聋哑人士或者是目盲者,往往会得到法律的善意宽容,通过适度减轻或者取消处罚来彰显司法的人性化关怀。

因此,如果因为先天性的身体缺陷导致行为人的辨别意识与自控能力出现了相应程度的下降,从而引致犯罪行为的产生,那么这些人应该可以获得从轻、减轻甚至是完全免除处罚的待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这部分特殊人员的裁量标准,需要根据罪行的严重性、具体情节、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这些特定人群当日在犯罪行为中的意识清晰度和自我约束力等因素来综合衡量判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出如下具体规范:

(1)一旦涉及到聋哑人士或盲人的犯罪行为,我们可以适度降低刑罚基准的40%以下作为处罚标准;

当其所犯的罪行较为轻微时,可进一步降低甚至是依法免除其惩罚。

(2)如果犯罪主体只是聋哑人士或者存在严重视觉听觉障碍,那我们也应适度降低刑罚基准的30%以下作为处罚依据。

(3)但若明确发现有人恶意利用自身残疾状况进行犯罪活动,则可基于该案的特殊性,不作为从轻发落的理由。

《刑法》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聋哑人犯罪嫌犯怎么判

聋哑人士实施犯罪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裁量刑罚方面可予以适度减轻、减免抑或不予处罚。然而,最终的实际判罚仍需详细评估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考量。若聋哑人士所犯罪行轻微,且具备诚恳悔过的表现,满足法律设定的特定条件之后,可不排除获得适当减轻处罚的可能性。然而,如果犯罪性质较为严重,如使用极度残忍的歹毒手段、所导致的结果极为恶劣等情形,即使犯罪者属于聋哑人士,亦未必能够得以完全豁免受罚。在此种情况下,法院在做出判决之前,必须遵循犯罪、责任与刑罚之间的合理匹配原则,确保罪行与惩罚相称并相互适应。此外,法院还须充分保障聋哑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法定诉讼权益,为他们提供翻译等必不可少的援助服务。

聋哑人涉嫌犯罪申请取保候审条件:可能判管制等轻罚;可能判有期以上但取保无风险;病重、孕哺期女性;审判期限将到但调查未完。因聋哑人生理缺陷,评估其社会危害性应特别关注。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9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1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聋哑人犯罪取保候审条件有几个
一键咨询
  • 177****4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2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3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6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吗,聋哑人犯罪是否会判刑
答案是肯定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聋哑人犯罪怎么处罚,聋哑人犯罪减轻处罚吗
[律师回复] 残疾人犯罪的相关刑事处罚刑法之所以规定对盲人犯罪、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是考虑视觉等重要功能的丧失会导致人的认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其辨认自身行为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可以从宽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对于犯罪行为与其“盲人”身份有直接联系的,如过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实施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财产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视等时因冲动发生伤害的案件,考虑到盲人被告人特别的生理、心理状况,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从宽处罚。但是在盲人实施的与“盲人”身份无直接关系的犯罪中,特别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组织犯罪中,这类被告人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此情况下,被告人虽具有“盲人”身份,但不能作为对其从宽处罚的理由。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主要是考虑到盲、聋、哑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辩护人则难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实践中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情形的复杂性,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灵活性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81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看见新闻上面说,现在社会上很多的聋哑人也会犯罪了,比较震惊,咨询下聋哑人犯罪行为
[律师回复] 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
对于犯罪行为与其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有直接联系的,如过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实施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财产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视等刺激时因冲动发生伤害的案件,考虑到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被告人特别的生理、心理状况,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从宽处罚。
但是在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实施的与盲人身份无直接关系的犯罪中,特别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组织犯罪中,这类被告人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此情况下,被告人虽具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但不能作为对其从宽处罚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主要是考虑到盲、聋、哑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辩护人则难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实践中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情形的复杂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灵活性规定。
聋哑人犯罪怎么承担刑事责任,聋哑人犯罪减轻处罚吗
[律师回复]
一、残疾人犯罪怎么承担刑事责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适用我国刑法典第19条关于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对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二、聋哑人犯罪减轻处罚吗这要视情况而定,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出现残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完全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聋哑人打人犯法吗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聋哑人打人犯法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聋哑人犯罪能从轻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刑法所规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的从轻处罚的规定,在适用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全部丧失权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现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应坚持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分子,坚决不应从宽处罚。  对应予以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81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聋哑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又聋又哑的人,又称聋哑人,是指丧失听觉能力和口头语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丧失视觉能力的人。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出现残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根据他们的经济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完全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应当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但是,考虑到盲人或者聋哑人毕竟有生理缺陷,其中许多人因生理上的障碍不仅会使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也会给他们接受教育带来不便,影响对事物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因此,对他们的处罚可以轻于正常人。但由于具有上述生理缺陷的人实施犯罪的情节,造成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行为人具有的生理缺陷等具体情况不同,处罚的轻重程度也应不同,因此,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应当”,即必须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和其他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81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聋哑抢劫罪判几年刑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的明文规定,即当聋哑人士实施犯罪行为之时,司法机关可依法依规予以从宽处理、减轻惩处直至进行赦免。由此可见,当聋哑人员涉嫌抢劫罪行之际,法庭在审理和裁决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身心状况特殊性,有可能为此类罪犯量身打造相对较轻的刑罚制裁措施。然而,具体的审判决策仍须依据个案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估和推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聋哑人犯罪,能从轻判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刑法所规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的从轻处罚的规定,在适用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全部丧失权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现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应坚持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分子,坚决不应从宽处罚。  对应予以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81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聋哑人犯罪如何担责
《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聋哑人犯罪能从轻处罚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刑法所规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的从轻处罚的规定,在适用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全部丧失权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现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应坚持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分子,坚决不应从宽处罚。  对应予以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381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聋哑人犯罪减轻刑事责任
[律师回复] 残疾人犯罪的相关刑事处罚刑法之所以规定对盲人犯罪、聋哑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是考虑视觉等重要功能的丧失会导致人的认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其辨认自身行为性质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可以从宽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对于犯罪行为与其“盲人”身份有直接联系的,如过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实施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财产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视等时因冲动发生伤害的案件,考虑到盲人被告人特别的生理、心理状况,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从宽处罚。但是在盲人实施的与“盲人”身份无直接关系的犯罪中,特别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组织犯罪中,这类被告人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此情况下,被告人虽具有“盲人”身份,但不能作为对其从宽处罚的理由。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主要是考虑到盲、聋、哑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辩护人则难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实践中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情形的复杂性,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灵活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81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聋哑人犯罪如何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聋哑人犯罪如何处罚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取保候审 > 聋哑人犯罪取保候审条件有几个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