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素是行为人需怀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其具体内涵是指行为人虽然知晓自身无法或者不愿切实地履行相应的合同义务,然而,却仍旧实施了签订以及履行相关合同的行为,企图以此方式从相对方处获取不义之财。
而在客观方面,该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中,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掩盖真相的手法,从而从合同相对方手中骗取到一定数量的财物,且这些财物的价值必须达到法定的标准。
举例来说,行为人可能会通过虚构公司的身份或者冒充他人的名义来签订合同,然后在收取了合同相对方所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便消失无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主观上行为人明知无法或不愿履行合同义务,仍签订履行以图非法占有财物。客观上在签履合同中虚构或掩盖真相骗财达法定标准,如虚构身份签合同收款后消失。
二、合同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
关于诈骗罪之相关法律规定中,其金额立案标准必须满足财物价值至少高达人民币3000元以上。
假如涉案金额在人民币三万元以上至五十万元之间,则应被认定为属于金额庞大的情况。
在处理这类案件时,诈骗所得财物必须依法予以追回,但若涉及善意取得之情形将会视作例外。
对于诈骗行为而言,其对公私财产的侵犯呈现于数额方面,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者若实施了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等刑事惩罚,同时还需承担或单处罚金的附加责任。
当诈骗行为达到数额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刑期将进一步延长至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并同样需要缴纳罚金。
最为严重的情况是,诈骗数额极其庞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此时刑罚将进一步加重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同时还可能面临罚金或没收财产等额外刑罚。
另外,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如下:
首先是客体要件,诈骗罪所侵害的主要客体即为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客观要件,从实质上看,诈骗罪实际上涉及到富有欺骗性的手法以及诸如编造虚假事实和掩盖事实真相等伎俩,以此骗取大额的公私财物;
紧接着是主体要件,可以看出诈骗罪的主体面向普通大众;
最后便是主观要件,诈骗罪的主观心态表现为故意性。
就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来说,只有满足财物价值至少达到人民币3000元以上这一条件,且符合其他相应条件,才能列入立案范围之内,并受到相应的刑事追究。
该标准同时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不同等级的处罚,并且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缴纳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规定是多少
在我国相关法制领域,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涉案金额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红线。
根据刑法的规定,当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其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被判定为合同诈骗罪。
这其中的"数额较大"标准一般限定为二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意味着诈骗钱财的数额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至于"数额特别巨大",通常指的是涉案金额高达一百万元人民币甚至更高。
值得您特别关注的是,具体的涉案金额衡量标准可能会因为不同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而产生微妙的变化。
然而,在司法实践的处理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犯罪手段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以及给受害者带来的实际损失等诸多因素,以此来进行综合评估和判处量刑结果。
合同诈骗罪主观上行为人明知无法或不愿履行合同义务,仍签订履行以图非法占有财物。客观上在签履合同中虚构或掩盖真相骗财达法定标准,如虚构身份签合同收款后消失。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