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的共犯有哪些类型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非法经营罪的团伙形式属于共同犯罪范畴。换言之,所有的犯罪成员之间都要有相同的犯罪意图,共同参与到了整个犯罪活动中来,有如一根绳上的蚂蚱,既危害社会又相互牵连。
其次,当非法经营罪团伙中的人数超过三人时,就可以视为犯罪集团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组织和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法律将其设定为整个集团所犯罪行的责任承担者。因此,试图精确的识别出此种共同犯罪,我们必须准确地掌握其成立的必备条件。如同单独的共同行为一样,共同犯罪的建立同样依赖于符合共同行为构建的基本要求,包含“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必须是在行为主体条件下符合共同行为的人员;“共同的故意”必须符合某种共同行为的主观要求的故意;以及“共同的行为”必须满足某种共同行为的客观要求的行为等等。如果这些必备条件中有任何一项无法满足,那么就不足以称为真正的共同行为,也就无所谓共同犯罪的概念了。因此,在讨论共同犯罪的特征时,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并非是共同行为构建的特殊性本身,而是在于各个行为方之间的共同行为故意和共同行为行动的“共通性”这一独特之处。
根据中国刑事法律的明确规定,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参与犯罪的人员至少需要两人;其次,所有成员需要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最后,还需要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非法经营罪是否有未遂的情况
因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进行的非法经营行为,无论是否达到了既定目的或成效,都不能被认定为未遂犯罪。该种行为被视为非法经营罪的主要特征,只要在实际生产和一系列流通环节中完成了任何一项活动,即可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在衡量非法经营行为是否构成既罪时,需要以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为基础,而经营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过程,其中包含生产和其随后的收购、储存、运输、包装、批发以及零售等多个环节。因此,只要某项经营活动被付诸实践,即使其他活动尚未执行完成,也可被认定为本罪成立。
在非法经营案件中,如果当事人能够主动放弃犯罪行为并使其终止,虽然可能会得到减轻法律处罚甚至免于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逃脱法律制裁。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明确指出,对于中止犯,如未导致任何损害则不予以惩罚;而若是对社会造成了任何影响,则必须受到适当的减轻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三、非法经营罪多发犯罪怎么判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刑罚适用,需要依据特定犯罪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通常情况下,若犯罪情节较为严重,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须处以或单处违法所得数额一倍以上但五倍以下的罚金。然而,若情节极为恶劣,将会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将被处以违法所得数额一倍以上但五倍以下的罚金或者被依法没收全部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非法经营行为包括了未获得相关许可便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专营品、专卖品或者其它受限的买卖交易;擅自进行进口许可证、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买卖等。在处理每一个具体案件时,法院都会对犯罪事实、情节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给出公正合理的判决结果。
非法经营罪的共犯包括:有共同犯罪故意并共同参与非法经营活动的团伙成员,以及组织和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共同犯罪需满足:至少两人、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则不构成共同犯罪。讨论时需关注共同行为故意和行动的“共通性”。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