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立案后的私下和解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犯罪行为而言,原则上并不能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然而,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首先,如果此类刑事案件源于民间纷争,且涉及到刑法分则第四章或第五章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同时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轻罪,那么在此类案件中,司法机关通常会考虑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协议;
其次,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如果其他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也符合上述条件,同样有可能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二、交通肇事罪的刑期要如何进行计算
关于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的相关规定指出:
若在判决前能与受害者达成全面赔偿协议,则可依法获得相应程度的从轻或减轻惩罚。
具体而言,倘若行为人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他人严重受伤乃至死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及私人财物受到严重损失,将面临至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严厉罚责;
如果行为人存在交通运输肇事后跑路或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的刑罚;
至于由于逃跑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则须承担更严厉的七年以上有期徒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职务侵占罪合作人认定证据有什么
在职务侵占罪事例中的合作人身份判定所需的证据,往往涵盖了多个领域:首先,证据的首选来源为书证,例如,各种类型的合同、协议以及财务报表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证明合作关系的确立及其相应的职责权限。
其次,物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比如被侵占的财产本身或者与侵占行为密切相关的其他物品。
再者,证人证言也是必须加以收集的证据之一,这其中包括了公司内部的同事、合作伙伴等了解案情的关键人士。
电子数据同样是较为重要的一类证据,如电子邮件、短信、社交网络消息等等,它们可以反映出合作过程以及侵占行为的详细内容。
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对于整个合作过程以及侵占行为的具体解释和说明将进一步充实证据的深度。
最后,鉴定意见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例如对财务数据的审计鉴定等等,通过此类证据,我们可以更为精确地计算出侵占的总金额以及采用的方法手段。
以上所有这些证据需要互相支持,互相验证,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以期能够有力地证明合作人的犯罪事实。
职务侵占罪立案后,原则上不可私下和解。但如案件源于民间纷争,涉及特定轻罪,或过失犯罪且刑罚可能低于七年,司法机关可考虑调解以达成和解。渎职犯罪除外。因此,私下和解的可行性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判断。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