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人成功获得取保候审资格,并不代表其在异地便可逃避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所有涉嫌犯罪的行为均有权利进行立案侦查,且此种权力不受地域限制。尽管取保候审意味着该嫌疑人并未被羁押,但他仍须接受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因此,即便身处异地,只要发现新的犯罪事实或者确凿证据,公安机关依然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依法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二、取保候审期间去外地会查吗
取保候审期间离开本地是受到严密监管的。
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城市或县城。
如果被取保候审人确实需要离城外出,必须得到负责执行该项任务的公安机关领导的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项明确指出,被拘留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遵循以下规定:
首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在市、县;
其次,无论其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是否有所变更,都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进行汇报;
再次,在接到传唤时,应立即前往指定地点接受询问;
最后,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也不能销毁、伪造证据或串通口供。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三、取保候审必须是律师吗
关于取保候审,申请主体并非仅限于律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遭到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和近亲人均有资格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律师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细腻的程序敏感度,他们在处理此类事项时往往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律师们熟知法律程序和各项要求,能够更为高效地搜集并整理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材料,以此来证明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进而提升申请成功的概率。
关于取保候审的具体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其次是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导致社会危害性发生的情形;再次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也不会引发社会危害性的情况;最后是羁押期限已届满,而事例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等等。
成功获得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在异地可逃避法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对犯罪行为有跨地域侦查权。取保候审仅表明未被羁押,但嫌疑人仍需配合调查。若异地发现新犯罪事实或确凿证据,公安机关仍可依法立案侦查,确保法律得到公正执行。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