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故意伤害罪中的自首
关于如何确定故意伤害行为中的自首判定标准,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首先,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之后必须主动向公安、司法等相关机构报案并接受调查处理;
其次,在接受调查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必须对其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进行全面且真实的阐述。自首行为包含了两个重要因素:“自动投案”以及“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其中,自动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础性条件,然而,即使犯罪嫌疑人已经投案,若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未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那么他仍然无法被认定为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倘若因为涉及交通肇事罪名受到缓期执行的指控,在缓刑期满之后,您有权利申请赴境外旅行。
然而,请注意以下五种情况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得批准出境的范畴:首先,作为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或经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人士;
其次,若人民法院发布通知表示尚有尚未了结的民事案件无法离境者;
第三,被判定须接受处罚,即正在服刑期间的人士;
再者,正处于被劳动改造教育阶段的人士;
最后,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要是判断某人出境后可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或是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损害的话,也不得批准其出境。《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故意伤害罪判定原则是什么
判定故意伤害罪的准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从客观方面来看,实施的侵害人身安全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属性,从而证明行为人有悖伦理道德,且伤害行为须达到轻伤或以上的严重程度。对此,需依据相关的司法鉴定标准加以确认。其次,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怀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即意识到自身的举动将会导致他人人身受到损害,同时对这一局面抱持希望或者纵容的态度。再次,对于主体资格而言,必须是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并符合刑事责任年龄要求的自然人。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实际司法操作过程中,我们还需全面考虑事件的缘由、行为手段、危害后果以及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亲密关系等多重因素。若伤害行为系出于正当防卫等合法理由所引发,那么便不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中的自首判定需满足:犯罪后主动向公安、司法机构报案并接受调查,且如实阐述故意伤害行为。自首需具备“自动投案”及“如实供述”两要素。仅投案而未如实交代罪行,则不构成自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