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肇事罪案件中,若被告人被判处了缓刑且得到了缓刑执行的机会,那么在缓刑期间,他们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才能够获得缓刑的解除。这些条件包括:在缓刑的考察期内,犯罪分子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不得再次触犯新的刑法或被认定为有严重违法行为;在缓刑执行过程中,不能被发现在判决宣告之前还存在未被判决的其他罪行;
同时,也不能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相关部门对缓刑的监管规定,也不能违反法院作出的禁止令。当上述所有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即视为缓刑考验期圆满结束,那么此前被判处的刑事处罚将被彻底免除,并且会进行公开宣示。在此过程中,犯罪分子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性,严格遵循全部的规定,紧密配合执法机构的有效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交通肇事罪有哪些行为
对于涉及严重违反交通运输行政法规引发的重大事故,情况严重到导致人员严重受伤乃至死亡,或造成大量公有或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害,可以被归类为交通肇事罪范畴。在此处描述的所谓“引发重大事故”,该解释的细则中提供了明确的定义。通过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於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第2条第1款内容来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预示著可能出现上述定义中的事故:(1)在这场事故中,已有一名受害者死亡;或者有多达三名以上的受害者受到重伤,且这些重伤均是由该事故责任人负全责或者主要责任所导致;(2)同样属于复杂情况的,那就是在同一场事故中有三名以上的受害者被夺去生命,然而这三个人都仅因该事故产生的同等责任而承担下场;(3)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该事故责任人对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造成损害,并且负有全责或者主要责任,由于其没有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无法赔付金额高达三十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第2条第2款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三、交通肇事罪可以在公安阶段结案吗
通常来说,即使在公安机构审理过程中,对于交通肇事犯罪事例也无法立即做出裁决。
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肇事行为被视为一种严重的刑事违法行为,在这方面,公安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必须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展开深入而全面的调查活动,同时收集与之相关的证据材料。
然而,在此前提之下,公安部门只会将该事例逐步移交给相应的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和起诉。
显然,作为司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会对事例的证据是否充足、以及涉及到的事实是否明白无误、以及法律法规适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视,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来决定是否将事例提交给法院进行最终裁决。
非常幸运的是,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比如犯罪情节极为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较低,以至于无法被认定为犯罪的情况下,公安部门可能会考虑撤销此案。
但是,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经过严谨周密的评估与考量,并且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进行判断。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交通肇事犯罪事例通常很难在公安阶段得到有效的解决。
交通肇事获缓刑者,须于缓刑期内严守法律,不犯新罪,无隐罪未判,不违反行政法规及缓刑监管规定,执行法院禁止令。全数条件达成,缓刑考验期满,刑罚即告解除并公开宣告。期间,罪犯需高度自律,全面遵规,积极配合监管。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