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故意伤害罪案嫌犯符合保释之条件,则其获准保释并无问题。
所谓“保释”即为取保候审的简称,具体含义是指司法机构可对被关押的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其提供相应保证措施的前提下暂时免除羁押之责。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故意伤害罪的保释条件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保释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保释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保释措施的。同时,申请人需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人需具备与被保证人居住地相联系的固定住处和收入,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保证金的数额应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确定。但具体的保释条件还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进行判断和决定。
抢劫罪一般较难适用缓刑。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需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等条件。
抢劫罪是严重侵犯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犯罪,通常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多数情况下不符合缓刑适用的刑期条件。即便在特殊情况下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需综合考量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因素,若抢劫手段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等,也不宜适用缓刑。
但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如抢劫数额较小、未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等,且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也有可能适用缓刑。具体情况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由法官依法裁量。
若故意伤害罪案嫌犯满足保释条件,获准保释则无碍。保释即取保候审,指司法机构对刑事案中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提供保证措施后,暂时解除其羁押状态。此举确保司法公正与保护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