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标准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的立案准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时,或是针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收到的关于报案、控告、举报及自首等各种材料以及自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其自身的管辖权范围作出判断,决定是否将该案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起诉或审判的标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其立案标准会有所差异。例如,在盗窃案件中,如果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那么就应被视为符合立案追诉的条件。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二、刑事诉讼时效规定具体有哪些
刑事诉讼时效规定主要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些规定旨在合理限制司法机关的追诉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的稳定性。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主要包括物质损失。物质损失是指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实际财产损失,如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犯罪行为导致的财产损毁、灭失等。但精神损害赔偿一般不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除非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且经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才可以就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总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以直接的物质损失为限,以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为目的。
刑事案件的立案准则涉及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时,以及收到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后,根据各自管辖权,审查决定是否启动刑事侦查、起诉或审判程序的标准。这一准则确保了刑事司法程序的启动具备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事实基础。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