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仲裁的提出时间通常是在什么时候
通常情况下,在产生劳动争议之时,当事人应于1年之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申请进行解决。所谓“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意为在劳动者或者雇主的权益遭受另一方的侵害之后,如果在既定的法律期限内未行使相应权力,就意味着将失去由仲裁机构提供保护的机会。换句话说,只要超过了仲裁时效期,权利人的胜诉权利便会被彻底剥夺,也就是他没有资格再寻求仲裁委员会的援助与支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仲裁的申请时效是在什么时候
仲裁的申请时效通常是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总之,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情况来确定仲裁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和期限,超过时效可能导致权利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三、仲裁时效是多久可以提出?
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需注意的是,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点较为关键,要准确把握。若超过仲裁时效期间提出仲裁申请,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否则仲裁委可能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所以,要及时关注自身权利,在规定时效内主张权益。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通常指劳动者或雇主在权益受损后一年内应申请仲裁,否则将失去仲裁机构保护的机会。超过时效,权利人将无法胜诉,无法再寻求仲裁委员会的支持。因此,及时行使权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