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剐蹭离开现场怎么定性
在交通事故中,若驾驶员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导致了汽车之间的剐蹭后依然选择驾车离去,那么这种行为便可以被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然而,如果驾驶员对事故的发生毫不在意,并不知情,那么他们的离开现场并不能被认为是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逃逸”一词,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实施了驾驶或遗弃车辆远离事故现场以及躲避现状的行为。对此类情况的判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深入剖析:
1.行为人是否清楚明白自己引发了交通事故。在此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行为人的口供表明其到底是否理解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需要根据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时间、地点、路况环境、以及行为人所拥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从各种角度出发进行客观的评估与鉴别,以确定他/她是否真的了解事故,从而最终确定是否构成逃逸。
2.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回避法律制裁的目的。此类目的既包括依法负担刑事责任的逃避,也包括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避。
3.最后,我们需要考察行为人实际上是否采取了离开现场的行动。
值得指出的是,只有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行为人首先接受事故处理机构的处理,然后再在这段时间内实施逃离现场的行为,才能够被认为是符合本规定中所定义的“逃逸”。行为人为了避免法律制裁,离开事故现场,然后又因为良心的呼唤重新回到现场接受处理,或是在刚刚离开现场不久就被及时拦截并抓获,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交通肇事逃逸”情节的确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剐蹭后离开现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
剐蹭后离开现场一般构成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剐蹭事故虽看似轻微,但只要有离开现场的行为,且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就符合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
然而,若剐蹭后离开现场是因抢救伤者等紧急情况,且事后及时报告交管部门并如实说明情况的,一般不认定为肇事逃逸。
总之,剐蹭后离开现场的行为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关键在于主观故意和是否及时报告等因素。若不确定是否构成肇事逃逸,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三、剐蹭后离开现场的行为如何处罚
剐蹭后离开现场,若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一般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若未造成人员伤亡且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撤离现场后协商赔偿事宜;若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由交警认定事故责任,按责任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剐蹭后离开现场的行为性质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构成逃逸,将面临较重的法律后果。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及时返回处理的,可能减轻处罚。
交通事故后离开现场的行为定性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若明知造成轻微交通事故而故意离开,则构成肇事逃逸;若未察觉,及时离开不算逃逸。逃逸是指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事故现场。判断是否构成逃逸,需考虑行为人是否明知责任、是否有意逃避法律追责及是否执行逃离措施。逃离后返回或被抓不影响逃逸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