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人逃逸没抓到人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12-30
浏览10w+
包同贺律师
包同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执业:5年高级合伙人
专家导读 如果有人故意伤人后逃逸且未被逮捕,交警会通过网络进行追逃。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必须先进行赔付。要是没有保险,那就由逃逸者的近亲来赔偿。要是无法得到赔偿,就由公安机关来处理。所谓肇事逃逸,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有八大情形可以定性为交通肇事逃逸,比如离开现场、不遵守处理义务等等。
故意伤人逃逸没抓到人怎么办

一、故意伤人逃逸没抓到人怎么办

故意伤人后逃逸未被捕获的情况下,应如何应对?

对于肇事后逃逸从而无法找到责任人的情况,如果交警部门还不能找到相关人员,将会采取措施实施网络追逃。

然而,在没有抓获嫌疑人前,保险公司需承担起先行赔付的职责,如果该车辆没有购买任何保险,则应当由逃逸者的近亲负责进行赔偿。倘若以上赔偿方案都无法实现,剩下的问题便将由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肇事逃逸就是我们俗称的“交通肇事逃逸”,它主要是指当人们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避免对自己承担法律责任而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当这些违法行为满足了特定的时间条件后,便可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触犯到了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乃是一种以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为前提,导致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是使公共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依照法律规定被依法追究责任为核心特征的犯罪行为

按照现行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有八大情形将被确认为交通肇事逃逸:

其中包括虽然当事人觉得自身并无责任而选择离开现场,在上报警察后却没有遵守现场等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再返回来等等。具体而言,这八种情形包括:

1.明知已经发生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往事故现场之外;

2.交通事故当事人自认对此事故不负责任,驾车离去;

3.交通事故当事人因涉嫌饮酒驾驶或无证驾驶等错误行为,在接到警方通知后未依约在现场听从处理并离开,后又返回者;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然将受伤者送至医院救治,但在到达医院之后并未向上报警察也没有向医院说明真实信息就擅自离开;

5.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员送至医院,但在救治过程中将信息故意篡改之后随即离开;

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失踪;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但否认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尽管仍有证据显示其本应对此知情;

8.经过协商未果或者支付了明显低于应付款项的金额后,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真实身份信息,还存在证据证明对方是强制其离开了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二、故意伤人逃逸后能否追究其刑事责任

故意伤人逃逸后通常能追究其刑事责任。故意伤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逃逸行为属于加重情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逃逸会使犯罪情节更为恶劣,在量刑时可能会从重处罚。但具体的量刑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伤人的程度、逃逸时间等因素来综合判定。如果能在案发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总之,故意伤人逃逸后一般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故意伤人逃逸未抓获该如何进行追责

故意伤人逃逸未抓获,可通过以下途径追责。首先,公安机关会全力追捕嫌疑人,一旦抓获,将依据刑法中故意伤害罪等相关条款进行惩处。在未抓获期间,被害人及其家属可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协助追捕。同时,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嫌疑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若有监控录像、证人等证据,也应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以利于案件侦破。此外,若嫌疑人在其他案件中被发现,也可能将其此前的故意伤人逃逸行为一并追究。总之,虽嫌疑人未被抓获,但法律会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最终使其受到应有的制裁。

故意伤人逃逸未捕,交警将网络追逃。保险公司须先行赔付,若无保险,由逃逸者近亲赔偿。无法赔偿时,公安机关处理。肇事逃逸指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责任。八大情形定性交通肇事逃逸,包括离开现场、不遵守处理义务等。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5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人逃逸没抓到人怎么办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6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2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4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8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扬州156****174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271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658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嫌疑人肇事逃逸能抓到人吗
肇事逃逸不一定能抓到人,但是抓到之后肯定是会按照刑法严厉处罚的。对于肇事逃逸属于严重违法犯罪,会对嫌疑人进行抓捕,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也因为外界原因不一定能抓住。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后又逃逸,最近警察把他抓了,最近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并吊销驾驶执照,终身不得申领驾驶执照。交通肇事逃逸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驾驶员有逃逸,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交通事故真相,嫁祸于人以及有其他恶劣行为的,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从裁决之日起生效。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二年内不准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65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经济犯诈骗,逃逸逃逸被抓会判几年?
[律师回复]
一、合同诈骗罪定义与认定合同诈骗罪定义与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二、合同诈骗罪量刑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合同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具体解释: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肇事逃逸后可以抓到人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后可以抓到人吗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逃跑之后又被抓,算逃逸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被告人赵驾驶黑色大众轿车西向东行驶,与程停放在路边的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赵的同车乘车人刘某志死亡,刘受轻伤,车辆损坏。后经事故责任认定,赵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程负事故次要责任,刘某志、刘某林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案发后,赵救助自己车上的两名伤者,将他们送到医院后无故离开。案发第二天赵到交通大队接受了询问。后本案被定为刑事案件,但公安通知联系不上赵。2015年1月6日赵在其家门口被抓获归案。
本文认为,赵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理由如下: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设置为加重处罚条款,其原因是:一方面,犯罪后逃避法律责任是人之本能,除非是在看管所脱逃,任何国家的刑法都不会以单纯的逃避法律责任对犯罪人加重处罚。一方面,从法意保护角度而言,出现交通肇事时,肇事者逃逸会使事故伤者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造成严重后果,立法者希望以此规定促使行为人及时履行救助义务。很赞同张明楷教授的观点:“刑法之所以仅在交通肇事罪中将逃逸规定为法定升格的情节,是因为在交通肇事的场合,往往会有需要求助的被害者,进而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者。由于行为人的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处于危险状态,产生了作为义务,不履行作为义务的行为,当然能够成为法定刑升格的根据。所以,应当以不救助被害者为核心理解和认定逃逸。”具体到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赵将车上两名伤者送至医院抢救的行为,已经降低了其死亡的风险,达到了立法规定的目的。因此,赵的行为不应当认定为逃逸。片面的将交通肇事逃逸理解为逃避法律追究违反罪责均衡原则。就本案来比较分析,本案中,赵在案发后主动将伤者送至医院,防止了事故危害结果的扩大化,并在案发后第二天接受交警大队的询问,没有逃跑行为,保障了事故顺利调查,没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若认定了交通肇事逃逸就较之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无视伤者的伤情逃跑,会对被害人的法益造成进一步的侵害,而且逃逸行为也会对事故的调查、刑事案件的侦查增加困难和难度的交通肇事逃逸,如若二者行为统按逃避法律追究定通肇事逃逸的话,那么二者在量刑上没有任何差异,这样显然违背了罪责均衡原则,进而也与立法者的本意相悖。
我朋友前几日开车出了车祸,他害怕就逃逸了,但是在逃逸中被人给抓住了,咨询肇事逃逸当场没抓住有事吗??
[律师回复]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事故逃逸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
  第十三条 对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保险公司按规定应于次年上浮逃逸车辆保险费。
酒驾后逃逸被抓,怎样才能确定他逃逸了?
[律师回复] 司机酒驾发生事故之后,有些司机害怕被处罚就会逃逸,等自己 第二天酒清醒之后才去自首。这种逃逸的行为也是会遭受到法律处罚的,作为司机应该要清楚。那么,酒驾逃逸后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把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把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能抓到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肇事逃逸能抓到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我们家里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在外面出差的时候,开着车子撞死一个人,现场逃逸被抓到肇事逃逸后是否应当拘留?、
[律师回复] 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quot;责任quot;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需要提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故意杀人罪法定最高刑是死刑。如全国关注的郑州市公安局民警张金柱交通肇事案。张在驾车行驶时因车速过快,将骑自行车的苏东海和其儿子苏磊撞得飞弹起来摔倒在地,同时将苏的自行车挂在肇事车下。沿途群众不断惊呼,张仍疯狂逃跑,将苏东海挂在车上拖行1.5 公里后被武警和群众截获才被迫停下。最终苏东海重伤,苏磊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死刑,以交通肇事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执行死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65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事故后逃跑被抓算逃逸吗?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
(1)至
(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首先,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1。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针对不同情形,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单位主管人员: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其次。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判刑。2,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我国刑法理论同犯罪则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后,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解释》,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因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机动车辆所有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2)死亡六人以上,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值得研究的是。故《解释》规定;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解释》第3条规定。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判几年,“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确实令人费解,《解释》第4条规定: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
我家有一个亲戚在开车子去接孩子放学的途中撞死一个孩子,现场逃逸了之后被抓到,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的治安处罚是什么
[律师回复]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前几天交通事故逃逸,肇事人逃逸,最近警察抓了
[律师回复]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并吊销驾驶执照,终身不得申领驾驶执照。交通肇事逃逸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驾驶员有逃逸,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交通事故真相,嫁祸于人以及有其他恶劣行为的,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从裁决之日起生效。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二年内不准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肇事逃逸一般多久能抓到人?
肇事逃逸一般两三个月能抓到人,但是具体的抓捕时间,与交通管理部门的职员的办案速度有关。逃逸案件发生之后,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会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后可不可以抓到人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不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后可不可以抓到人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酒驾肇事逃逸,被抓后还可以自首吗,酒后肇事逃逸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从宽处罚幅度,《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掌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的,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掌握。 相关知识: 一、酒驾肇事后逃逸将处更重刑罚 将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的情形认定为自首,会不会在客观上鼓励肇事人逃逸?特别是酒后驾车肇事的,肇事后对其最有利的选择是什么?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难看出,刑法规定的精神并非鼓励肇事人逃逸,而是鼓励逃逸者积极投案。确切地说就是,在交通肇事后,首先鼓励肇事人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从而获得认定为自首并在较大程度上从宽处罚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给肇事人提供的第一次“机会”。 如果肇事人逃逸,浪费了这次“机会”,法律就鼓励逃逸的肇事人自首,虽然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进行处罚,但仍可通过自首获得一定程度的“宽大处理”,这是法律提供的 第二次“机会”。如果肇事人再次错失良机,仍没有自动投案,那么,在被查获归案后就没有“自首”这一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如果案件存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那等待肇事人的将是更严厉的惩罚。 所以即便肇事人系酒后驾车,在肇事后最有利的选择仍是及时自首,而并非先逃逸、待酒精浓度下降到无法测出之后再自首,因为酒后驾车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逃逸是法定加重处罚情节,酌定情节对量刑的影响一般小于法定情节,肇事人为了逃避“酒后驾车”的酌定从重情节而造成“逃逸”的法定加重情节,可谓“得不偿失”。况且,即便肇事人逃逸,仍可根据其他证据认定其为酒后驾车,这样一来,量刑时既要考虑逃逸情节,又要考虑酒后驾车情节,对肇事人自然会判处更重的刑罚。 二、酒精检测不是认定酒后驾车唯一证据 酒精检测报告并不是认定酒后驾车的唯一证据。司法实践中,对于酒后驾车肇事后逃逸,一段时间后再投案自首,导致血液中无法检测出酒精的情形,如果有其他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肇事人系酒后驾车,例如,有多名证人证明肇事人曾在肇事前饮酒,或者发生交通肇事后现场目击证人或被害人证明肇事人身上有浓烈酒味,这些证人证言经庭审举证、质证后予以确认,那么,也能够认定肇事人系酒后驾车。 三、酒后驾车一般是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叔叔在开车发生交通事故,因为害怕就跑了,现在被抓,所以他想我帮忙咨询下交通肇事逃逸定罪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以下是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定罪问题的回答
第八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院《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故意伤人逃逸没抓到人怎么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