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责任认定标准

最新修订 | 2024-07-10
浏览10w+
罗昌港律师
罗昌港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23人
专家导读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

交通事故逃逸责任认定标准

交通事故逃逸的现象在现在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法律为了更好的规避这样的现象以及严格惩罚这样的现象,首先需要认定哪些情形属于肇事逃逸。下面,律图小编为您讲解交通事故逃逸责任认定的内容。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对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知识延伸:交通事故逃逸的责任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7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 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标准在刑事法律中已经明确化和具体化了,如果您需要了解肇事逃逸的民事赔偿等有关问题,可以通过咨询律图网站的律师获得解答。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8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37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逃逸责任认定标准
一键咨询
  • 166****67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8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2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8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5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5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3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南京156****511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934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350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律图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责任 > 交通事故逃逸责任认定标准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