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罪从犯主犯如何划分?

最新修订 | 2024-07-11
浏览10w+
余雷律师
余雷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6人
专家导读 1、一般情况下,以下这类人可以认定为主犯:1、起意者。2、犯罪的纠集者。3、犯罪的指挥者。4、犯罪的主要实行者 即主要的实行犯。2、从犯的认定: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

{ArticleTitle}

我们知道对于聚众斗殴罪的处罚,《刑法》当中只是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分子进行的处罚。但是这种犯罪很明显是共同犯罪,那么是否有必要区分其中的主犯从犯呢?律图搜集了有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分析。

聚众斗殴罪从犯主犯如何划分

聚众斗殴罪是多发性、常见性犯罪,社会危害性大,而且往往在处理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时更是如此,如果对聚众斗殴犯罪处理不当,有时还会引起更大规模的聚众斗殴犯罪。因此,在处理聚众斗殴犯罪时,一要注意依法严厉打击,二要极其谨慎行事,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依法惩治。这就要求我们对聚众斗殴犯罪的基本概念、性质、基本犯罪构成等有一个比较准确而又完整的了解和把握。但聚众斗殴犯罪作为我国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有许多理论还在摸索之中没有形成理论通说,聚众斗殴犯罪是否划分主从犯就是其中之一。相当一部分审判人员认为,由于刑法条文对聚众斗殴犯罪的主从犯有特殊规定,不能适用刑法总则中关于共同犯罪中的规定,也就是说聚众斗殴犯罪只有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之分,而没有主从犯之别。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犯罪是否划分主从犯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之一,因此,很有必要予以探讨。

一、从法律规定上看,聚众斗殴犯罪应当划分主从犯。

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这一规定,只要是二个以上的行为人在共同的犯意支配下实施的犯罪行为,均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任意的共同犯罪是指一个人可以实行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的犯罪。刑法分则的大部分罪名都是任意的共同犯罪。如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必要的共同犯罪是指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的犯罪。必要的共同犯罪必须要在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予以规定才能构成,一般包括对向犯、聚众共同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如聚众持械劫狱罪、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等。刑法根据共同犯罪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在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分别规定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以便准确适用刑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可知构成聚众斗殴犯罪必须要聚众即纠集多人,包括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为了保持刑法应有谦抑性,刑法规定并不是所有参加聚众斗殴的人都构成犯罪,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指挥、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其他在斗殴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直接致死、致伤他人者。从上述分析可知,聚众斗殴罪必须要二人以上才能构成,是共同犯罪中的必要的共同犯罪。

既然聚众斗殴罪是共同犯罪,就应当适用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适用共同犯罪中主从犯划分的规定。因为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属于刑法总则的规定,聚众斗殴罪则属于刑法分则规定。刑法总则的效力遍及刑法分则。如果聚众斗殴罪只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而不适用共同犯罪主从犯的划分,无疑是违反刑法总则效力的规定的。

二、从理论上看,聚众斗殴犯罪应当划分主从犯。

主从犯是共同犯罪中概念,单独犯罪无主从犯存在的基础。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主犯是相对从犯而言的。

如前所述,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指挥、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其他在斗殴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直接致死、致伤他人者。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是相对于积极参加者而言的。

从刑法第二十六条和九十七条的规定看,主犯和首要分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否则就没有必要在同一部法律中用两个不同的条文中予以规定。同样从犯与积极参加者也是不同的概念。在主从犯与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系不同概念的情况下,同时适用没有冲突也不存在对应关系。一般来讲,聚众斗殴犯罪中首要分子就是聚众斗殴共同犯罪的主犯,但聚众斗殴犯罪共同犯罪的主犯除了首要分子以外,个别积极参加者也可以构成主犯。因此,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与刑法规定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是不同的概念且二者之间不冲突,也不存在对应。在既不存在冲突也不存在对应的情况下,排除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的划分是说不通的。

三、从实践上看,聚众斗殴犯罪划分主从犯更有利于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划分主从犯更有利于法律适用和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如果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只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则会带来法律适用的难题和造成量刑失衡。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试举一例说明:甲因故与乙发生矛盾并约定斗殴,甲纠集丙、丁与乙纠集李某、王某均携带凶器到达约定地点后,甲喊冲并与丙丁边冲边挥舞凶器,乙某一方见甲某等人气势汹汹便四散逃逸,甲、丙、丁三人紧追乙,追上后,丙最先追上乙,并用凶器朝乙砍去,因丙跑动过快,没有砍着乙但乙受惊倒地,丁追上后持凶器将乙砍了几刀。乙的伤势构成轻伤。本案中在审理中法院认为甲起了组织、指挥作用,系首要分子;丙、丁系积极参加者,三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在量刑时法院依照量刑规范化的标准计算出甲的刑期为三年六个月,丁的刑期为三年二个月,丙的刑期为一年六个月。如果按照共同犯罪主从犯的划分对丙以从犯论处,丙的刑期法律适用没有任何困难,同时也比较能体现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如果不区分主从犯而仅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那么在丙和丁都是积极参加者的情况下,在三年以下对丙的刑期若判处三年以下无法律依据,因为法律没有规定积极参加者能减轻处罚,同时也无从适用减轻处罚的法律条文,那么只能在三年以上对丙处刑,这显然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准确理解刑法条文对相关概念的规定,否则将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操作中的无所适从,影响刑法的准确适用。具体到本文的主旨,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区分主从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司法实务当中,我们一般会将首要分子定性为主犯,而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员则往往就是其中的从犯。因此,对聚众斗殴罪进行主犯、从犯的区分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您对此还有什么法律疑问的话,不妨来电详细咨询一下律图在线律师,我们随时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聚众斗殴罪从犯主犯如何划分?
一键咨询
  • 134****7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4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4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8****36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8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6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8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刑事犯罪辩护·推荐文章

为你推荐
程理想律师
立即问律师
徐州本地专业律师
程理想...律师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法律难题
南京ask**40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83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60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8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77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82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35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66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1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49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6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40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83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60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8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77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82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35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66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1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49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68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京ask**40用户已获取解答
苏州ask**34用户已获取解答
无锡ask**83用户已获取解答
常州ask**74用户已获取解答
南通ask**48用户已获取解答
镇江ask**60用户已获取解答
扬州ask**85用户已获取解答
泰州ask**77用户已获取解答
徐州ask**82用户已获取解答
盐城ask**35用户已获取解答
淮安ask**66用户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ask**31用户已获取解答
宿迁ask**49用户已获取解答
沭阳ask**68用户已获取解答
聚众斗殴责任划分
不论谁先动手,只要有殴打他人的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就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如果是因为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累犯聚众斗殴怎么判刑累犯聚众斗殴判刑标准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累犯聚众斗殴怎么判刑 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除外。 【案例】 网吧好友的偶然相遇,再平常不过的一次见面打招呼,却引发一场不可收拾的斗殴。近日,杜集区人民对一起聚众斗殴案进行宣判,判处方龙犯聚众斗殴罪,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 经审理查明:9月20日21时许,同案人满兵、张波(二人已判刑)与大鹏一起酒后来到矿山集某网吧寻找曾经殴打过大鹏的“乐乐”,准备教训“乐乐”一顿。此时正在上网的小硕见到大鹏进来后,因互相熟悉,小硕便拍了大鹏头部一下当做打招呼,满兵以为小硕就是“乐乐”,上去就打小硕。 大鹏劝阻满兵,并告诉满兵“小硕不是乐乐”。满兵不顾劝阻依旧对小硕进行殴打,后被网吧工作人员阻止。被打的小硕给其表哥海洋打电话说自己被打,海洋赶到网吧与满兵发生打斗,后被人拉开。满兵心不甘,为了报复,便打电话告诉张波,让他纠集被告人方龙等人来打架。不一会,在该网吧北侧的路边,方龙等人持菜刀和剪刀将在路边说话的被害人海洋等5人砍伤,小硕在逃避追砍过程中摔倒,导致其右肱骨远端骨折,后方龙等人离开现场。经鉴定,其中两名被害人损伤程度为轻微伤。9月15日,方龙到市公安局杜集分局张庄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实。另查明,被告人方龙曾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07年6月29日被杜集区人民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系累犯。
480浏览
聚众斗殴主从犯的划分
10w+浏览2024-10-25
聚众斗殴罪主从犯如何划分
聚众斗殴罪,指的是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在聚众斗殴的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应按照刑法规定,承担全部刑事责任。而从犯则起到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聚众斗殴罪是主犯吗聚众斗殴罪主从犯怎么区分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聚众斗殴罪是否有主从犯之分 一、从理论上来看,应当区分聚众斗殴罪的主从犯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主犯是相对从犯而言的。 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指挥、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其他在斗殴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直接致死、致伤他人者。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是相对于积极参加者而言的。 从《刑法》第二十六条和九十七条的规定看,主犯和首要分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从犯与积极参加者也是不同的概念。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与刑法规定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是不同的概念,同事二者之间并不冲突,也不存在对应。一般来讲,聚众斗殴犯罪中首要分子就是聚众斗殴共同犯罪的主犯,但个别积极参加者也可以构成主犯。因此,在既不存在冲突也不存在对应的情况下,排除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的区分是说不通的。 二、从法律规定上看,应当区分聚众斗殴罪的主从犯 评价共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应主要从各共犯在共同犯意形成中和实行犯罪中的作用及其造成客观危害结果中的原因力大小等方面来评判。认定主从犯的依据应是《刑法》第26条及27条规定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这是区分主从犯的唯一法律依据。 聚众斗殴罪是共同犯罪,就应当适用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适用共同犯罪中主从犯划分的规定。因为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属于刑法总则的规定,聚众斗殴罪则属于刑法分则规定。刑法总则的效力遍及刑法分则。如果聚众斗殴罪只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而不适用共同犯罪主从犯的划分,无疑是违反刑法总则效力的规定的。 我国《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主从犯如何区分 一、一般情况下,以下这类人可以认定为主犯: 1、起意者。一般来说,共同犯罪中,犯意的发起者并且参与犯罪实施的,往往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2、犯罪的纠集者。在参与共同犯罪的人中,每个人参与的主动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往往表现在纠集与被纠集的关系上,而犯罪的纠集者一般都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3、犯罪的指挥者。在多人参与的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往往是互相配合的,这就需要有人协调共同犯罪的行为,这种人在共同犯罪中充当指挥者的角色,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4、犯罪的主要实行者, 即主要的实行犯。这些人虽然不像首要分子那样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但却是共同犯罪的积极参加者,或者是犯罪结果的主要责任者,应当认定为主犯。 二、从犯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从犯分为以下两种: 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这种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主犯的组织、领导、指挥下参加犯罪,直接实施危害行为,对犯罪结果的产生有直接的责任,但相对于主犯而言,他所起的只是次要作用。起次要作用的从犯,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对犯意的形成起次要作用,比如被他人劝诱或纠集,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附会或服从; (2)在具体实施犯罪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3)没有实行犯罪中的一些关键重要情节,对犯罪结果所起的作用较小; (4)经济犯罪中,不能主持分赃或者分得赃物较少。 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所谓帮助犯是针对实行犯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实施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为犯罪创造了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起辅助作用的从犯,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1)提供犯罪工具; (2)提供犯罪对象; (3)为实行犯带路,察看作案地点; (4)侵财犯罪中帮助实行犯调离财物所有者或监管者; (5)犯罪前允诺事后为实行犯运赃、窝赃、销赃。 可见,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从主客观各方面去区分主从犯,包括共同犯罪中的起意行为、所处的地位、实际参与程度、对危害结果的影响、对赃物的控制程度等。
460浏览
聚众斗殴是否划分主从犯
10w+浏览2024-11-09
聚众斗殴犯法吗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聚众斗殴犯法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聚众斗殴罪有主从犯吗,主从犯如何认定,聚众斗殴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聚众斗殴罪是否有主从犯之分 一、从理论上来看,应当区分聚众斗殴罪的主从犯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主犯是相对从犯而言的。 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斗殴中起组织、指挥、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其他在斗殴中发挥重要作用或者直接致死、致伤他人者。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是相对于积极参加者而言的。 从《刑法》第二十六条和九十七条的规定看,主犯和首要分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从犯与积极参加者也是不同的概念。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与刑法规定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是不同的概念,同事二者之间并不冲突,也不存在对应。一般来讲,聚众斗殴犯罪中首要分子就是聚众斗殴共同犯罪的主犯,但个别积极参加者也可以构成主犯。因此,在既不存在冲突也不存在对应的情况下,排除聚众斗殴犯罪中的主从犯的区分是说不通的。 二、从法律规定上看,应当区分聚众斗殴罪的主从犯 评价共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应主要从各共犯在共同犯意形成中和实行犯罪中的作用及其造成客观危害结果中的原因力大小等方面来评判。认定主从犯的依据应是《刑法》第26条及27条规定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这是区分主从犯的唯一法律依据。 聚众斗殴罪是共同犯罪,就应当适用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适用共同犯罪中主从犯划分的规定。因为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属于刑法总则的规定,聚众斗殴罪则属于刑法分则规定。刑法总则的效力遍及刑法分则。如果聚众斗殴罪只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而不适用共同犯罪主从犯的划分,无疑是违反刑法总则效力的规定的。 我国《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主从犯如何区分 一、一般情况下,以下这类人可以认定为主犯: 1、起意者。一般来说,共同犯罪中,犯意的发起者并且参与犯罪实施的,往往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2、犯罪的纠集者。在参与共同犯罪的人中,每个人参与的主动程度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往往表现在纠集与被纠集的关系上,而犯罪的纠集者一般都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3、犯罪的指挥者。在多人参与的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往往是互相配合的,这就需要有人协调共同犯罪的行为,这种人在共同犯罪中充当指挥者的角色,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4、犯罪的主要实行者, 即主要的实行犯。这些人虽然不像首要分子那样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但却是共同犯罪的积极参加者,或者是犯罪结果的主要责任者,应当认定为主犯。 二、从犯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27条的规定,从犯分为以下两种: 1、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这种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主犯的组织、领导、指挥下参加犯罪,直接实施危害行为,对犯罪结果的产生有直接的责任,但相对于主犯而言,他所起的只是次要作用。起次要作用的从犯,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1)对犯意的形成起次要作用,比如被他人劝诱或纠集,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附会或服从; (2)在具体实施犯罪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3)没有实行犯罪中的一些关键重要情节,对犯罪结果所起的作用较小; (4)经济犯罪中,不能主持分赃或者分得赃物较少。 2、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所谓帮助犯是针对实行犯而言的,是指没有直接实施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为犯罪创造了便利条件的犯罪分子。起辅助作用的从犯,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1)提供犯罪工具; (2)提供犯罪对象; (3)为实行犯带路,察看作案地点; (4)侵财犯罪中帮助实行犯调离财物所有者或监管者; (5)犯罪前允诺事后为实行犯运赃、窝赃、销赃。 可见,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从主客观各方面去区分主从犯,包括共同犯罪中的起意行为、所处的地位、实际参与程度、对危害结果的影响、对赃物的控制程度等。
313浏览
聚众斗殴罪主从犯的划分
10w+浏览2024-10-23
聚众斗殴责任划分怎样?
不论谁先动手,只要有殴打他人的行为并造成一定危害,就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如果是因为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聚众斗殴罪的认定标准,犯聚众斗殴罪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给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客体是公共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聚众斗殴罪是基于流氓动机,在实施各种流氓活动时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斗殴罪可以聚众进行,也可以单独实施,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和寻求精神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能够构成此罪的是一般主体,但单位不能成为此罪的主体。而在实际认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分,聚众斗殴罪与一些相似犯罪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进行定罪,之后也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追究刑事责任。<br/>刑法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br/>(一)多次聚众斗殴的<br/>(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br/>(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br/>(四)持械聚众斗殴的。<br/>《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br/>【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br/>(一)多次聚众斗殴的<br/>(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br/>(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br/>(四)持械聚众斗殴的。<br/>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86浏览
聚众斗殴 从犯
10w+浏览2024-10-30
被群殴犯聚众斗殴罪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是指多人聚集斗殴的违法行为。参与者如非首领但积极斗殴,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斗殴致重伤或死亡,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分析案件需考虑组织者存在、参与规模、地点、武器使用及后果。无组织行为、小规模、非公共场所、无严重后果及武器使用,可能不被认定为主犯。反之,可能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聚众斗殴从犯
10w+浏览2024-10-07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聚众斗殴罪从犯主犯如何划分?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56****8617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303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6****8617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303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连云港156****8617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56****77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3030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

请向右滑动验证
法律风险自测隐私保护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