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6-22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1、给付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不当得利民法中产生债的一种原因。发生不当得利之债以后,需要权力受侵害的人积极主张合法权利。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也是有法律的相关规定。下面,律图小编为您介绍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有关内容。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一、给付不当得利

通说认为,由于给付行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因此可以推论因给付行为而产生的要求返还不当利益请权得。给付,是大陆法系债中的概念,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这里所说的给付是利益予,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目的积极主动使他人利益增加行为。给付可以法律,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

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的,如果当事人缺少为给付行目的,就会构成没有法律上原因,由此而产生受益取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

利益构成不当得,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给付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设立的目就在于保护做出给付行为人,使之有向无原因受益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1.基于受益者的行为

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

(1)无权处分他人之物。

(2)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3)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人格权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之物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为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

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对债权的准占有人(债权凭证持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到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

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

5.基于事件

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关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产生情形。对于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以及不当得利之债的产生原因等内容都是你需要了解的内容,详情请咨询律图网站的在线律师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2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3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一键咨询
  •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2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4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0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2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5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7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6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7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除外是哪些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不当得利要求返还的情形有三种除外情况: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2、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3、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不当得利益返还方式也有所规定。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不当得利后不得请求返还的情形有哪些求解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73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的一个朋友因为赚钱心切就给走了弯路,我想要知道那个关于不当得利的情形的相关问题,求各位大神解答!
[律师回复] 你好,那个不当得利的情形的事,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强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1)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发生不当得利后不得请求返还财物的情形有哪些求解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发生不当得利后不得请求返还财物的情形有哪些求解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情形
1、基于受益者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2、基于受损者行为。3、基于第三人行为。4、基于法律规定。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5、基于事件。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发生不当得利后不得请求返还财物的情形有哪些求解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73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朋友不当得利的时候暴露了,这下我觉得他可能要打官司了,比较严重,咨询下求偿不当得利
[律师回复] (1)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例如,下列情形构成权益侵害型不当得利,甲有权请求乙返还不当得利:
①乙擅自使用甲的肖像做广告;
②乙擅自占用甲的屋顶做广告;
③乙侵夺甲的占有;
④甲将相机借给乙使用期间,乙擅自以自己的名义出卖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
  
(2)支出费用型不当得利。例如,下列情形构成支出费用型不当得利,甲有权请求乙返还不当得利:
①乙的羊混人甲的羊群,甲当作己有饲养半年;
②乙将房屋出租给甲,甲经乙同意装修,后发现甲、乙房屋租赁合同无效(甲对合同无效无过错);
③甲雇人耕田,雇工误耕了乙的数亩待耕之田。
  
(3)求偿型不当得利。例如,下列情形构成求偿型不当得利,甲有权请求乙返还不当得利:
①甲、乙共同继承某遗产后,甲一人支付了全部遗产的税费;
②甲取得执行根据后,强制执行债务人乙的一辆汽车(该汽车系乙向丙购买,约定付清全部价款之前,丙保留所有权),执行中丙提出执行异议,甲向丙支付20万元,以使乙取得汽车所有权。
  
(4)给付型不当得利。例如,下列情形构成给付型不当得利,甲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得利:
①甲误以为欠乙100元而向乙支付,事实上,甲对乙无债务;
②甲向乙赠与汽车一辆并交付,后甲依照《合同法》第192条撤销赠与合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3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当得利可以不返还的情形是什么
法律和道德都有各自的领域和作用,它们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取代。在一些情况下,法律和道德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在紧急情况下,个人可能会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这些行动可能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在道德上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该尊重道德判断,而不是机械地适用法律规定。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怎样的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指不当得利使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损人享有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类型: 一、给付不当得利 通说认为,由于给付行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因此可以推论因给付行为而产生的要求返还不当利益请权得。给付,是大陆法系债中的概念,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债权务共同指向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给付是利益予,是指基于某种特定目的积极主动使他人利益增加行为。给付可以法律,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前者如免除债权人的务、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转移物之所有权,后者如为他人提供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 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如果当服务、代替他人履行义。不论给付是何种为,都有其所要达成的目的,如果当事人缺少为给付行目的,就会构成没有法律上原因,由此而产生受益取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利益构成不当得,此时受损人可以要求行使给付返还请权。给付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设立的目就在于保护做出给付行为人,使之有向无原因受益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1.基于受益者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 (1)无权处分他人之物。 (2)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3)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之物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为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对债权的准占有人(债权凭证持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到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 5.基于事件。
不当得利后,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我叔叔被警察抓走了,说是我叔叔不当得利,所以我想咨询一下各位律师的是,不成立不当得利的情形跟成立的情形是什么啊?
[律师回复]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强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3)权利或利益上的限制或负担消灭,如存在于所有物上的抵押权消灭,对所有人也属一种得利。
2、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包括:
(1)债务的减少或消灭。债务人以其总财产为一般债权提供担保,债务的减少或消灭,使债务人原本应履行债务的负担减少或解除,对他而言,也是得利。
(2)本应设定的权利负担未设定。
(3)劳务或物的使用。例如甲依据与乙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其提供劳务,后该劳动合同因违反劳动法而被宣告无效,乙因甲提供的劳务而受有利益。无合法权利擅自使用他人之物的人也因物的使用而受有利益。
二、一方受有损失:
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但未给甲带来损失,乙对甲而言不成立不当得利。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形,受损人无须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只须证明若无该项事实,依通常情形,财产当可增加,即为受有损失。也就是说,“应增加”的判定不必以其“必然增加”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况下受损人的利益能增加即为“应增加”。如无权使用他人房屋,不管他人是否有使用该房屋或是否有出租房屋给第三人的打算,都可认为该房屋所有人受有相当于租金额的损失,因为他对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潜在价值受到侵害。
三、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损失,或损失大于受益,均无不可,它只影响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并且,受损人所受的损失与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态也不必相同。如无权处分他人之物,受益的无权处分人获得的是物的价金,而物的原所有人丧失的是该物所有权,但仍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
对于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有直接因果关系说与非直接因果关系说之争。直接因果关系说主张取得利益与受有损失必须基于同一事实发生,如果是基于两个不同的事实发生,即使这两个事实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也不应视为具有因果关系。非直接因果关系说主张,取得利益与受有损失不必基于同一事实,只要两者之间具有可依社会观念认可的牵连关系,即如果没有受益的事实,他方即不致受有损失时,则二者之间便具有了因果关系。这两种主张在有第三人行为介入时,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如乙偷窃甲的现金,清偿了乙对丙的债务,依据直接因果关系说,丙的受益是基于乙的清偿行为,甲的受损是基于乙的偷窃行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事实,受益与损失间不具有因果关系。而依据非直接因果关系说,则受益与损失间因两个事实上的牵连关系而具有了因果关系。通说认为,为了充分发挥不当得利对不公平的财产变动关系的调节作用,应采非直接因果关系的主张。因此,只要他方的损失是由获得不当利益造成的,或者说没有不当利益的获取,他人就不会造成财产的损失,均应认定受益与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四、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权利或者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对于无法律上的原因,有统一说与非统一说两种主张。
以上便是不成立不当得利的情形的相关内容。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怎么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
(一)不当得利请求权诉讼时效;依据《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该规定当然适用于不当得利之诉(二)不当得利请求权管辖法院;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10w+浏览
诉讼仲裁
近期,小区里面的王先生,因为自己存在不当得利行为,于是想要了解一下不当得利有哪些形态?
[律师回复]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强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包括:
(1)取得财产权或其他财产利益,例如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担保物权、知识产权等。占有在我国虽非一种权利,但通说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财产利益性质的法律上的地位,通过占有亦可获得财产上的利益,故可因占有而成立不当得利。
(2)财产权的扩张或效力的加强,受益人在原有权利的基础上扩张了行使权利标的范围或效力范围,也属受有利益。如因第一次序抵押权消失而使后次序抵押权依次上升。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3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受贿罪是否要求不当得利
受贿罪需以获取不当利益为前提,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其谋取利益。此处的“利益”不限于金钱,也包括其他形式的财产性利益。受贿罪的核心在于行为人通过受贿行为获得了非正常、不合法的利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发生不当得利后,不得返还财物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复]  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公认的法律功能有二,一是矫正欠缺法律上原因的财产转移;二是保护财务归属。在市场经济和私法自治框架下,法律一方面允许当事人可以依意思自治从事各种交易,决定其给付目的,另一方面又设不当得利制度,以矫正欠缺目的的给付,补救失败的交易计划。但根据民法原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虽存在给付不当得利但不得请求返还财物:
1、给付为履行道德上义务的。以下几种为常见的道德上的义务:

1)对无抚养义务的亲属误以为有抚养义务而为抚养。

2)亲朋好友的婚丧庆吊。

3)对于救助其生命的无因管理人给予报酬。

4)因婚姻居间而约定报酬并给付的。
2、清偿未届期的债务。债务未届期,债务人为清偿者,后不得请求返还。理由在于:(
1)期满前清偿,债务并非不存在,债权人受领,不可谓无法律上原因;(
2)债务因清偿而消灭,不可谓债权人受有利益。
3、明知无债务而清偿。包括所谓的不法原因给付,即给付之内容具有不法性;不法性仍指违反强行法规定级公序良俗。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73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诉请返还不当得利的要求
[律师回复] 对于诉请返还不当得利的要求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民法规定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就称不当得利,在不当得利的行为当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所以可以说在不当得利的形成过程中,受益人利益受损人之间起初往往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有三个特征:一是不当得利的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是受益人,另一方是受害人;二是受益人取得利益和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有因果联系;最后就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包括法律上的,合同上的都没有理由,或者原先有合法理由,但是后来合法理由灭失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形成不当得利需要哪些条件:
民法规定里不当得利死亡形成有四个构成要件。
事实上有一方取得可见的财产利益,比如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或者债务的减少。这都表示了债务的积极增加。
事实行为的另一方受到财产损失,如果只是有一方财产增加,而并没有另一财产受到损害,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形成不当得利的。 这里的损失,既包括现有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减少,也包括应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丧失。对于后一种情形,受损人无须证明该项事实如未发生即确实可以增加财产,只须证明若无该项事实,依通常情形,财产当可增加,即为受有损失。
三是因果联系,就是一方获取利益与另一方失去利益之间有因果联系,证实由于一方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的行为导致另一方财产受损的事实。但要注意的是,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损失,或损失大于受益,均无不可,它只影响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
最后一个构成要件就是一方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根据,不当得利能成立的首要条件就是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称为“没有合法根据”。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缺乏受利益的法律上的原因,而非指权利或者财产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直接原因。
能够形成不当得利的几种社会常见行为;基于给付形成的不当得利,另外就是基于非给付而形成的不当得利等。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二条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一百三十一条 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 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我们村里有一个人总说自己懂得风水,骗的村里的老人一个劲往他家里送钱,风水是不当得利吗
[律师回复]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民法通则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比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二、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1、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与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灭,或为债权的发生,或为赠与,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领给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前者如侵夺他人所有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费他人之物;后者如无权处分人将他人之物对于第三人为有效处分。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当作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人对债权的准占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有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获取被添附物所有权时,允许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据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以被添附物价值相当的利益返还。
(5)基于事件。如甲池塘的鱼因天降暴雨冲入乙的池塘;甲饲养的家禽吃掉乙的饲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发生的不当得利。
三、不当得利管辖地
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四、不当得利举证责任

1、民事诉讼法上通常采用的举证规则是权利主张者举证,也就是通常说的“谁主张,谁举证”。

2、在特殊情况下却采用由否认主张者举证,其理由主要在于在部分案件中只有通过举证责任倒置才能更好实现实体真实,体现公平原则的要求。

3、基于不当得利的4个构成要件,在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权利主张一方应当对前3个构成要件予以证明。
五、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1、一方获得利益
2、他人利益受到损失
3、一方获得利益与他人利益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一方获得利益及他人利益受到损失无法律上的原因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根据规定相关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风水是不当得利这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的为你服务的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债权 >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