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委托诉讼代理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因此,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后一种立法模式。但根据《民诉意见》第68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
二、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有什么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工作人员”是指与法人、其他组织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的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公民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授权委托书;
(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三)系近亲属委托的,应当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书面材料;
(四)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推荐证明;
(五)委托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受委托人系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合同或社会保险关系等证明材料;(六)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双方签名的《受委托人在诉讼代理中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通过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诉讼代理人首先在法律知识层面上是专业的,对帮助处理诉讼案件帮助是很大的。民事诉讼委托需要什么规定呢?由上文可知,首先要具备民事能力,当然,对法律方面比较专业的人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面临民事诉讼案件时,如果对法律知识不是特别理解,不知道该怎么用现有的证据和事件事实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妨委托代理人进行处理。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