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的后果

最新修订 | 2024-07-12
浏览10w+
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事务所
广东广和(成都)律师...事务所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2万人
专家导读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rticleTitle}

在信息化的现在,想要了解一个人易如反掌。公开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无疑让个人资料变得更加透明。当然,这里并不是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本文中所说的非法是指犯罪分子利用信息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会怎样,希望朋友们都够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认定: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是该罪构成中的客观方面要素。何为“非法获取”?法条采用了枚举加兜底的方式表述。“窃取”的特征在于利用权利人不知,秘密占为己有;“其他方法”法律无法穷尽,但应当与窃取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适用同一刑法评价标准。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二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三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由此看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重要信息接触者,都要懂法守法,作为公民,要懂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减少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也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而作为信息接触者,有义务和责任去避免信息泄露,不法分子也应当对于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的定罪做进一步的了解。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3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的后果
一键咨询
  • 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3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3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8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大兴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2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3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兴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密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房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顺义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顺义区177****728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大兴区135****445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西城区152****952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手段的认定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3、情节严重的认定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出卖公民信息是属于非法获利还是非法获利金额
[律师回复]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取保候审可以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是必须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
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件的后果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