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24条规定了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2-20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24条规定了什么?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

一、民法典24条规定了什么?

第二十四条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二、如何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

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可以作为其近亲属向法院提出认定申请,其他与该公民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

申请程序。申请认定时除了应当提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即需要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能证明双方关系的资料外,还需填写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被申请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如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或因处于植物人状态无意识等。

关于对被申请人的行为能力鉴定,如申请人在申请时已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了鉴定的,应提供鉴定意见,法院可直接对此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如申请时未进行鉴定的,则应当提供病历等资料,法院在受理申请后,应指定具有鉴定资质的相关鉴定机构对被请求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鉴定。

由上述可知,若公民想要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可以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并且需要有与自己有特别关系的人代为申请,申请前应该好好了解上述材料和民法典24条,然后带着正确的手续和流程进行申请,以免出错。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5千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5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法典24条规定了什么?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8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7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0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7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民法典第24条规定的是什么?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民法典第181条规定了什么?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法典第七条规定了什么?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以前的民间借贷利息为2%是合法的,但民法典出台后,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不能超过银行的24%,那原来的借条不修改会有什么影响?
[律师回复]
1、私人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扩展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关于借款利率的其他规定:
1、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595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间借贷解释24条是什么?
针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24条是针对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而到期后不能还款所进行赔偿的相应规定。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了什么?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中他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
[律师回复] 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限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无正当借口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能够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另一半、爸妈、娃儿除外。”其中限定了被告人的另一半、爸妈、娃儿有作证豁免权。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这种作证豁免权的理解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另一半、爸妈、娃儿还是有作证的义务,但是能够不出庭接受交互询问;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的另一半、爸妈、娃儿既有权选择不出庭作证,又有权拒却接受办案人员向自己了解案情。下面将从目的解释论的角度出发,就怎样理解与适用这一法律条文进行粗浅的分析。  “亲亲相隐”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肇始于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根据现有的史料,最早关于“亲亲相隐”的思想记载于《论语·子路》记载:“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可见,孔子对发自人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感十分看重,父子有亲是内心的真实情感,“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违背了人的“亲亲相爱”、“亲亲相隐”的天性。这种“亲亲相隐”思想对我国的法律规则一直有着很大的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废除这一规则,新中国法律限定“任何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司法实践,很多有识之士发现,“亲亲相隐”隶属本土文化,得到法律的支持会有利于家庭和谐。最终在《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时候采纳了“亲亲相隐”思想,其具体体现就是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的限定,人民法院不得强制被告人的另一半、爸妈、娃儿出庭作证。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595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典24条规定了什么?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