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犯罪行为都由犯罪四要件构成,它包括了犯罪客体、主体、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四种要件缺一不可。违法票据付款罪是指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他人提供的违法票据进行付款,造成损失的一种行为。那如何解读对违法票据付款罪的构成要件?一起通过以下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一、违法票据付款罪的客体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票据的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资金的安全。
二、违法票据付款罪人的客观要件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票据的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这里的票据,是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
第一,对违反《票据法》 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承兑、付款、保证”是票据业务的三种方式。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附属的票据行为。付款是指票据的付款人、承兑人或者担当付款人在票据到期时对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从而消灭票据关系的行为。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担保特定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三种行为之一种,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第二,在结果上,必须造成重大损失,才能构成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所以,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属于结果犯。至于重大损失的标准,则有待于最高司法机关作出司法解释。
三、违法票据付款罪的主体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作为单位的金融机构或作为自然人的职工都可以成为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主体。
四、违法票据付款罪的主观表现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主观上一般是过失构成,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
从《刑法》条文的规定来看,《刑法》只规定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即构成犯罪,至于行为人对这种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是否明知,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造成重大损失是否预见,《刑法》未作明确规定。
这就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行为人因疏忽大意,对票据审查不严,未发现票据违反《票据法》而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二是行为人发现了票据违法,自以为不会造成损失而予以承兑、付款或保证。这种情况在理论中存在,但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因为行为人既然已发现了票据违法,那么只要是有一点金融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承兑、付款或保证这些违法票据的后果,更何况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主体是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更清楚承兑、付款或保证违法票据会造成的危害后果,所以,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不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是行为人明知票据违法,也预见到予以承兑、付款、保证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却采取放任的态度,构成间接故意。所以,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出于间接故意。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不可能由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构成对违法票据付款罪应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的犯罪要件,缺一不可。对违法票据付款罪的主体一般来说是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只有在这些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会构成犯罪,否则的话不构成犯罪。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