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2-26
浏览10w+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专家导读 1、要能让员工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知晓工作要求,以便使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过程,提高工作效率。2、要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3、要向新员工展现清晰的岗位职责以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应清楚地要告诉新员式他岗位及职责,并期望他做到什么。 。4、能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融入企业文化。

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用人单位的新职工入职之前都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通过的话才算是正式员工,这个时候就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通过的话是算不上正式员工的,那么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为企业新鲜血液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后,人力资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进行新员工的入职教育培训。新员工通过入职培训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对企业的建制沿革、发展现状、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等以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使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团队,发挥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新入职的员工,可能会对自己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个人发展空间如何、能否融入新的企业文化等问题都会产生疑虑。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让新员工全面了解单位情况,了解岗位工作的要求与流程,以及工作制度与行为规范,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了解企业文化体系,使新员工能尽快融入团队;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觉,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因此,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对企业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在设计新员工培训时,要明确通过入职培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说,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应达到以下目的:

(1)要能让员工尽快了解工作内容、知晓工作要求,以便使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新环境、新岗位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要帮助新员工更快地胜任本职工作; 

(3)要向新员工展现清晰的岗位职责以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应清楚地要告诉新员式他岗位及职责,并期望他做到什么; 

(4)能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融入企业文化。向新员工灌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使其认同企业的组织文化,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看等问题、处理问题大。这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最核心最重要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的相关资料,关于使用的目的,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看出新员工到底适不适合这份工作,其他目的都是次要的,如果大家对该问题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直接登录网站进行在线咨询。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5千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5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0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5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4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8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6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4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8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为你推荐
正式入职试用期的区别是什么
1、适用法律不同:试用期与正式入职的区别在于,用人单位有权以劳动者试用期不合格提出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劳动者有权提前3天提出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2、时间不同:《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再次入职试用期的规定是什么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员工入职试用办法是什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进入试用期可以不入职么?
单位不给劳动者办理入职手续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入职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进行工作培训等事项。另外试用期的期限也有规定,具体和整体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有关。用人单位违规的可以将其告上法庭,注意保留各项证据。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城镇土地使用税试题计入什么科目?
土地使用税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计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应用广泛包括:房地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保险、租赁、诉讼费用等。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试用期离职后再次入职有试用期吗
1、如果用人单位以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再次入职,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2、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的,不得超过6个月。双方约定的试用期期限只需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14浏览
试用期未满的职工再次入职如何确认试用期
试用期未满的职工再次入职,用人单位一般不可与劳动者进行二次试用。根据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若劳动者离职后的工作技术和能力,因身体条件、主观意愿等发生变化的,可以酌情约定试用期。
18浏览
试用期离职再入职还能约定试用期吗?
1、员工离职后重新入职试用期不能再约定。员工在同一用人单位离职后重新入职的,如果过去约定过试用期,那么不能再约定试用期;如果过去没约定过试用期,那么可以约定试用期。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3、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
6浏览
试用期离职再入职还能约定试用期吗
1、员工离职后重新入职试用期不能再约定。员工在同一用人单位离职后重新入职的,如果过去约定过试用期,那么不能再约定试用期;如果过去没约定过试用期,那么可以约定试用期。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3、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
26浏览
试用期与正式入职的区别
试用期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是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正式员工的工资是单位内正常工资水平;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而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48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5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入职试用的目的是什么?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