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是其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要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并不违法,即使产生了损害事实,也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般而言,产生了损害后果的行为大都是违法的,但也不排除给他人的人身、财产造成了侵害,但并不违法的情况。如正确执行职务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等。
2、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无论损害后果能否以货币加以衡量,只要对他人人身或财产利益造成了受损的事实,均构成损害事实。
对财产的损害,包括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直接损害又称积极的财产损失,是指受害人现有实际财产的减少,如房屋被侵占,动产被毁损;间接损害又称消极财产损失,是指受害人可得利益的减少,比如租金收入的减少。对人身的损害包括对生命、健康、名誉、荣誉等的损害,而且对人身的损害往往也会生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如因身体、健康受到侵害而付出的治疗、住院费用等。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过错是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因素,反映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心理状态。与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不同,对一般侵权行为而言,过错是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备前提。
1、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的证据;
2、被告实施侵害行为的证据;
3、财产受损害情况的证明(财产名称、数量和发货票、受损害现场和实物的照片、有关部门的鉴定等);
4、财物修复所需费用的证明;
6、被告无过错或者受害人对发生损害亦有过错的证明;
7、其他证据。
综上所述,财产损害侵权属于民事侵权,法院受理这样的案件,在开展法院调查的时候,会先判断是否构成,从成立条件出发,比如是否存在财产损害的客观事实、侵权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等。作为原告,在起诉的时候,应当提交财产损失情况证明及纠纷发生时间地点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