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告索要违约金时想减少违约金是否需要提反诉?

最新修订 | 2024-08-25
浏览10w+
王瑾瑜律师
王瑾瑜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439人
专家导读 被原告索要违约金时想减少违约金是否需要提反诉?反诉需要达到四个要求才可提出,有本诉、本诉已经提起、是同一个法院起诉、本诉反诉之间有牵连。被索要违约金时原告已经提出了反诉,此时被告提出的降低违约金数额要求只要和本诉有关又在该法院提出就可以。反诉可以抵消部分本诉。
被原告索要违约金时想减少违约金是否需要提反诉?

一、反诉应该具备的条件

提起反诉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诉必须以本诉为前提。反诉和本诉是密不可分的两种制度,没有本诉,就不可能有反诉。因此,反诉只能由本诉的被告提出,即反诉的被告必须是原诉的原告,反诉的原告必须是原诉的被告,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案外均无权提起反诉。

2、反诉必须在本诉提起以后,人民法院宣告裁判前或者调解书送达前提出。

3、反诉同本诉必须属于同一个人民法院管辖

4、反诉与本诉必须有实质牵连,即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或者诉讼理由基于同一事实或者同一法律关系,才能提起反诉。

反诉是相对于本诉(或称原诉)而言的一种民事诉讼制度,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过程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与本诉有联系的独立的反请求。反诉的目的是为了同本诉合并审理,以达到抵销、并吞原告全部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目的。

二、《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四十条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三、反诉的提起

提起反诉的方式,应参照起诉制度,并考虑到反诉的特点。本诉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反诉,一般要在开庭审理本诉前递交反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起副本,以便人民法院将副本发送本诉原告。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也可以口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实践中,不少提起诉的当事人在答辩中提起反诉的请求,一方面据理反驳;另一方面提出实体权利的请求,并提出证据,这也是可以的。至于在法律开庭审理本诉时提出的反诉,本诉原告有权申请延期审理,人民法院也可以视反诉情况,依职权决定是否延期审理。

四、反诉的审理

人民法院对反诉应及时审查,不符合反诉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通知被告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者向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或者另案处理。符合反诉条件的,应该与本诉合并审理,一并作出判决。但在审理时,要将本诉与反诉分别予以审查,并在判决书中指明本诉和反诉是如何分别解决的。

对反诉案件,人民法院仍应贯彻调解的原则,调解无效的要及时判决,不应久调不决。

对反诉案件审查后,如果达不到合并审理的目的,也可将反诉从本诉中分离出来,另案审理。

由于反诉与本诉的请求都是独立的,因此,本诉的撤回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反诉的继续审理。同样,反诉的撤回也不影响本诉的继续审理。

部分诉讼是原告以要求被告进行赔偿为目的的诉讼,作为被告,在觉得数额不合理、自己无法负担时可以提出反诉,只要满足规定的要求即可提出。提出的时间是原告提起本诉但还未进行审理时,等待法院审查反诉合规与否,最终按照情况处理。也有可能变为无法提起反诉但可以提起其他诉讼的情况。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5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原告索要违约金时想减少违约金是否需要提反诉?
一键咨询
  • 172****6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1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5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2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0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2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苏州135****494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748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670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想违约不要解约函要交违约金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想违约不要解约函要交违约金吗,根本违约怎么解除合同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最近在准备法律方面的考试,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违约金减少原则具体有哪些呢?具体是怎么解释的呢?
[律师回复]
1、判断是否过高的基准时间应为违约时,而非缔约时。
  合同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处于动态之中,违约时与缔约时的财产情况不同,对违约情况的发生往往有重大影响。即当事人可能因财产显著增加而违约,即恶意违约,亦可能因财产明显减少而违约,即无力履行违约。当然亦可能因其他条件的变化而恶意违约或无力履行违约。违约金的设计目的,首当为惩罚恶意违约,违约金是否因过高而需要减少,并不取决于缔约当时。
  “违约时”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应该是一个时间段,即应自违约时起至履行完毕时止。
  
2、判断是否过高,应当综合考虑违约方的主观心态和客观履约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具体为:
  
A、对于恶意违约人,原则不减少违约金,以充分体现惩罚性,但不得超过违约方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任何人都没有故意违反法律的权利!一个对自己制订的“法律”视同儿戏,无疑是合同相对人最严重的不尊和最大程度的侵害,是对诚实信用制度和交易秩序最大的破坏。如果减少了违约金,无疑是对这类合同当事人的纵容。因此,对此情形原则上不减少违约金。
  不减少作为一个原则,利于维护诚实信用制度,稳定交易秩序。但如果“不减少”将导致公平原则的严重背离和违约人无力承受而有损社会秩序的稳定,则应另当别论,即存在“不减少”原则的同时,应存在“减少”的例外。笔者认为,如果违约金已经超过违约人的承受能力,或违约金数额已经超过社会公众容忍的最高标准,则应作相应减少。
  社会公众容忍的最高标准,可能是违约造成损失数额的3倍、5倍、10倍,甚至100倍,依个案的不同而不同。法官(包括其他合法的裁决者)作为民意之代表和法律的守护者,可自由裁量之。
  当然,是否属于恶意违约,是个事实认定的问题,应由当事人举证证明。如商家的“假一罚十”承诺,出现一假,即应罚十,因为商家有确保其产品或商品质量无瑕疵的义务,也有相应的能力。假一出现,则应认定其有恶意,如不罚十,则会导致所有的商家都宣称“假一罚十”,成了欺诈宣传。
  
B、对于无力履行及非重大过失所导致的违约,为非恶意违约,应综合考虑违约的具体原因、违约时违约方的财产状况、守约方的损失等因素,认定合理的违约金数额并据此减少违约金。
  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以无过错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为特别归责原则。对于非恶意违约,对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1)、对于当事人因丧失履行能力违约的,违约金原则上不高于损失金额与损失金额按银行同期贷款计付利息的四倍所得金额之和,并不再赔偿损失;没有损失或损失难以确定的,不高于以总价款或未履行部分价款的10%。
  
(2)、对于当事人因一般过错违约的,违约金原则上不高于损失金额的130%,并不再赔偿损失;没有损失或损失难以确定的,不高于总价款或未履行部分价款的30%。
  
(3)、对于当事人因重大过错违约的,违约金原则上不高于损失金额的二倍,并不再赔偿损失。没有损失或损失难以确定的,不高于以总价款或未履行部分价款的60%。
  关于损失金额的认定,笔者认为,履行不适当的,以不当履行造成的损害金额为损失金额;未履行的,以未履行所造成的损害数额为损失金额。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卖方反悔不想卖了违约金怎么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卖方反悔不想卖了违约金怎么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卖方反悔不想卖了违约金如何算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卖方反悔不想卖了违约金如何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违反劳动合同要赔违约金吗?
违反劳动合同是需要赔违约金的,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需要对一方违约的责任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可以约定具体的违约金支付标准,但不得超过法律上规定的上限,即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违约责任的一方可以减免违约责任吗
[律师回复] 那么对方当然是应当全额赔偿的,对于无偿保管行为你好 首先你所说“”我认为是可以减免的.无偿保管,保管人仅就故意和重大过失行为负责,“就是找了许久找不到相关的规定才来百度的遇到一个案子张三和李四关系很好张三让李四把某种货物运到某地李四承诺张三在货物中夹杂了一沓现金(后来取证时李四承认张三告诉过他)李四到目的地后现金不翼而飞张三李四现在判决的是保管合同违约但是李四辩护律师想张三也有一定的过失能否以此减轻李四的违约责任寻找不到明确的法律条款来支持”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拓展一下思路,因此即使是无偿保管,当然是可以免于支付提高司法效率的,有偿的保管合同中,这种情况就类似双方违约。2,但是很显然对方显然是重大过失。因此如果是有偿保管。至于被保管人过失,我认为保管人在本案中应当承担主要的注意义务,被保管人是不需要承担什么义务的,双方违约对于应互相支付对方的等价赔偿,1.有偿保管,保管人依然应当赔偿被保管人的损失,保管人就应负相应的违约责任,保管人的一般过失导致标的物毁损灭失时,对于保管合同又分为两类,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这属于一种保管性质合同。 其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违反劳动合同要多少违约金?
如果双方当事人有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的话,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进行赔偿的。如果是劳动者进行赔偿违约金的话,劳动违约金最高是不能够超过劳动者12个月的工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公司减资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司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减资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1、减资是指企业为弥补亏损,调整资本而减少企业资本的行为。 企业减资需获股东大会的特别批准。 2、企业减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一次性偿付累积债务。由于多年经营亏损累积,即使以后若干年,企业的利润也无法弥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减资,用以弥补累积的亏损。 (2)调整过多的资本。公司成立初期需巨额资金,步入正轨后,资金则有可能过剩,因此亦需减资。 (3)增派股息。 由于股息是根据资本利润额进行分派的,所以减少资本就能增加股息。同时,还可与“一次性偿付累积债务”结合,一扫亏损,尽早恢复分红。 (4)公司合并。这通常是在公司资产平衡时进行。 (5)分离部分。将公司中某些部门分离时,资产也随之分离,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减资。减资有形式上的和实质性的两种。形式上的减资是指仅在账本上减少资本,而公司财产不减,比如公司购回一定比例的流通股票,降低面额,将一笔资金归还股东等。因经营状况不佳而需弥补亏损的减资是实质性减资,大部分减资属于这种情况。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64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合同违约金能否减少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合同违约金能不能减少
违约金过分高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基于当事人的请求,国家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如果当事人订立的违约金数额过高而又不允许减少,则不仅会使受害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恶化违约方的财产状况,使其丧失正当竞争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任由当事人随意订立数额过高的违约金条款,则将使违约金的约定变成为一种赌博,这无异于鼓励当事人依靠不正当的方式取得一定的利益和收入,同时也会促进一方为取得违约金而故意促使对方违约,从而与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相悖。
对于违约金的减额幅度,《合同法》仅规定“适当减少”。既然是“适当减少”,至少是要高于损失,而不是与损失相当,特别是在违约没有造成损失的情况下,也不能没有损失就免除违约金责任。理由有二:其
一,只要合同是有效的,又发生了违约行为,违约金责任即成立,违约是否造成损失不是违约金责任成立的要件;其
二,违约金与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也是违约金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区别,如果没有损失就不承担违约责任或将违约金数额减至与损失一致,可能违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欲使违约金具有一定的惩罚性之真实意思,同时也使违约金责任被损害赔偿责任所吸收而没有作为一种的违约责任形式加以规定的必要。但对违约金数额减少的幅度究竟掌握到多大,才算“适当”,这是司法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最高人民颁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规定:“当事人以约定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根据该司法解释,违约金数额超过损失的30%即可认定为“过分高于”,而对于适当减少的幅度,其仅规定了一个下限,即最低只能调至损失的130%,也就是说,司法解释许可的赔偿性违约金的惩罚性最低为损失的30%。但应当注意的是,或仲裁机构在对减少违约金数额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虽可将违约金与损失之差额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但不应作为惟一的考量标准。
二、违约金有什么作用
(一)违约金具有担保性。违约金与违约金的支付不同,前者一般依违约金条款产生,是从属于合同债务的从债,后者仅使债的标的。正是依违约金约款产生的违约金债务是合同的从债务,违约金才发生其担保作用。因为保证、定金、抵押、质押等传统民法的担保方式也正是为主债实现而设立的从债,因而才具有担保性。
(二)违约金的设立可以使当事人预知不履行的后果。在合同订立以后,当事人对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及承担的责任的范围,均能事先了解,而当事人为避免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就必须正确履行合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违约金可以督促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债权实现。此点也是违约金与传统担保方式相同之处。
(三)违约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保证债务人履行到期履行债务。
(四)由于惩罚性违约金的数额较多,且多与违约所致损失无关,故更能有效的督促当事人履行合同。
(五)通过惩罚过错违约,使债务人积极适当的履行其义务,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违约金是否可以增减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违约金是否可以增减
可以增减。
违约金的特征
一、可以由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协商确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违反合同的一揽子违约金,也可以仅就迟延履行、瑕疵履行、不完全履行等约定单项违约金。
二、违约金的数额是预先确定的。它使对损失的补偿变得简便迅速,是守约方寻求弥补损失的捷径。一旦有违约,不必具体计算损害范围即可要求支付,避免了采用赔偿损失的方式在适用中遇到的举证和计算损失数额的困难,节省了费用,还可避免诉讼程序的拖延。
三、违约金的适用不完全以实际损害为前提,也不以损失大小为绝对的支付标准。不管是否发生了损害,是否给对方造成了损失,违约方都应当支付违约金。只是明显不合理的或过分高于损失的,依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减少。也就是说,违约金的支付与损失大小既不要求完全一致,同时也不宜过分悬殊。
四、支付违约金不等于可以替代合同履行。如果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除非是专门对不履行约定的违约金。
对于违约金的增减问题,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可以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可以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也就是说,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给对人造成的损失的,还应进行赔偿,补足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如果违约金的数额过分高于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可予以适当减少。即低了要补,过高的才减。它体现了保护守约方的利益和公平原则当然,违约金是否增减需由当事人提出请求,不提出的,和仲裁机构不要主动干预。
违约与违反合同是一回事吗,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划分
[律师回复] 您好,
一、违约与违反合同是一回事吗违约即违反合同。现实中违约形态表现多样,不少学者对此都有归纳,如有的将债务不履行分为拒绝给付、给付不能、不完全给付、迟延给付四种状态,有的则强调预期违约、根本违约、部分违约。这些归类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难免有所疏漏。本文从分类入手,阐述违约形态,以适用各种违约现象。违约行为从不同角度可做多种分类。
二、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如何划分
1、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按照违约行为是否完全违背缔约目的,可分为根本违约和非根本违约。完全违背缔约目的的,为根本违约。部分违背缔约目的的,为非根本违约。同样一个违约行为,可能导致根本违约,也可能是非根本违约。例如,顾客买二米五布料,商店仅裁了二米三,短二分米的布。如果消费者买布的目的是做一套西装,二米三布料不够置装用,商店构成根本违约,如果消费者买布的目的是做一幅床单,虽短二分米,但不影响使用,商店则构成非根本违约。
2、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按照合同是否履行与履行状况,违约行为可分为合同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不履行,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的不履行包括拒不履行和履行不能,拒不履行指当事人能够履行合同却无正当理由而故意不履行,履行不能指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的履行在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合同的不适当履行,又称不完全给付,指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条件。不适当履行又分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又含迟延履行。
3、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按照违约行为是否造成侵权损害,可分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当事人履行合同有一般瑕疵的,为一般瑕疵履行。一般瑕疵履行有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履行方法不当、履行地点不当、履行迟延等多种表现形式。当事人履行合同除有一般瑕疵外,还造成对方当事人的其他财产、人身损害的,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的特征是违约与侵权行为竞合,例如,债务人给付的机电产品存在漏电缺陷,导致债权人中电死亡,即为加害履行。加害履行也是一种瑕疵履行,故将与其对应的其它瑕疵履行称为一般瑕疵履行。
4、债务人履行迟延和债权人受领迟延按照迟延履行的主体,可分为债务人履行迟延履行和债权人受领迟延。债务人超逾履行期履行的,为债务人履行迟延。债权人超逾履行期受领的,为债权人受领迟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违约 > 被原告索要违约金时想减少违约金是否需要提反诉?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