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识是否属于过失杀人罪的

帮助5人 4w浏览 匿名 2021-03-29 广东揭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我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我认为交通事故,因其违反的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其结果就只能是《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另外,我国《刑法》目前还未确定过失罪罪名,既然是何来过失一说。
    全文
    14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9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责任认识是否属于过失杀人罪的
一键咨询
  • 138****23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7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东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2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6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5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1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5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2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6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3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6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3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1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7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3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5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34****27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105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353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酒后杀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吗
实践中,酒后杀人不属于病理性醉酒的,比如通常不饮酒的人偶然喝酒导致精神病症状杀人,那么便要承担刑事责任。比如喝酒后实施家庭暴力,将配偶打伤后,认为自己下手不重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不积极送医,导致配偶死亡。那么,这种行为即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标准
在行为人虽然中止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之后,没有完全阻断或者阻止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胁;而导致他人死亡,行为人有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且有产生他人死亡的事实;并且这个事实要跟这个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产生必定的因果关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过失杀人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在主观上不同,过失杀人时无意伤害对方,故意杀人是蓄意或者有意伤害对方。两种犯罪的刑罚规定不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26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标准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标准一般按照故意杀人论处,但如果行为人采取了能够阻断危害结果发生的中止行为,导致了被害人因其过失死亡的,可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偷电是否属于盗窃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法窃取电力资源的行为被视为盗窃罪;
倘若导致了严重的法律后果,则需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选择更为严重的指控来对此类犯罪行为绳之以法。
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解释文件所规定,对于已经查证到的确切盗窃电能的数量,应依此为标准计算其盗窃财物的价值。
然而,若无法准确查证盗窃电能的数量,那么将依据盗窃发生之前六个月内的平均正常用电量,减去盗窃事件发生之后计量仪表所显示的平均用电量,以此作为估算盗窃财物价值的依据。
如果盗窃发生之前的正常使用时间不足六个月,那么就需要依据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正常用电量,减去盗窃事件发生之后计量仪表所显示的平均用电量,以此作为估算盗窃财物价值的依据。
对于任何形式的盗窃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只要涉及的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是多次实施盗窃、入室行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扒窃等恶劣行为,都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如果涉及的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可能会被处以罚金;
而对于涉及的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案件,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可能会被处以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