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劳动者擅自离职如何处理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2-10-03 辽宁鞍山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全文
    14 2022-10-0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4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动者擅自离职如何处理
一键咨询
  • 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6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8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3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辽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1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2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6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2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4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本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8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5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沈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8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2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8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4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朝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0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营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铁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丹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6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盘锦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8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77****265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399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301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否合法
按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是违法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怎么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怎么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窝藏罪的认定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所谓“客体要件”,即是指该罪侵犯的对象乃是公司、企业等特定单位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其次,对于“客观要件”而言,其具体内容则是犯罪分子通过利用职权之便,将本应属于单位所有的资金、财物据为己有,这种行为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再次,“主体要件”是指本罪的实施者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最后,“主观要件”则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必须具备明确的直接故意心态,并且其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行为人并未实际获得或行使这些权利,也不会影响到犯罪的成立与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合法吗?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是违法的。一般劳动者若需要离职的话,在试用期内需要提前3天通知单位,而要是转正了的话,则需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怎么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涉及到职务侵占罪这一范畴的刑事案件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重要的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是客体要件,亦即该犯罪所侵犯的权益。
具体来说,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针对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所有权。
其次,我们来看看客观要件,即这种犯罪行径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此类犯罪中,行为人会利用自己在职务上所拥有的便利条件,非法侵占本单位的财务,并且涉案金额通常较大。
第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主体要件,也就是实施此类犯罪的主体身份。
在职务侵占罪中,犯罪主体主要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特定人员。
最后,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主观要件,即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
在职务侵占罪中,行为人必须具备直接故意的心态,并怀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财物的明确意图。
无论其是否已经实际获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都不会影响到犯罪的成立与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劳动者擅自离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员工被迫签离职协议有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众多情况下,被迫签署的协议并不具备有效性。
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首先,如果一方当事人采用欺诈或威胁等不当手段,签订了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那么这类合同从订立之日起就是无效的,且永远不会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其次,如果一方当事人通过欺诈或威胁等方式签订的合同并未直接损害到国家利益,但是却对集体利益或个人利益造成了损失,那么这种情况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合同效力尚未明确的可撤销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损方对合同表示认可,则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如果受损方对合同表示反对,他们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从而使合同失去法律效力。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当民事法律行为被判定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时,行为人因该行为所获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若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则应当进行折价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没签劳动合同擅自离职合理吗?
虽然没有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擅自离职是不合理的,员工想要离职,需要按照规定履行离职手续。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向单位的主管领导,提交书面的离职申请,试用期员工提前三天提交离职申请即可。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商业险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第三者责任保险所涵盖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对于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额赔付;
2.针对在医疗救治期间产生的护理费用,亦会给予合理的补偿;
3.由于事故引发的受害人误工费用也属于本保险范畴内;
4.除此之外,还包含了受害人所需支付的餐饮费用以及交通费用等日常生活开支;
5.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身亡或者残疾,那么保险公司将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职务侵占退赔的民事诉讼具体流程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当涉及到职务侵占罪案件完成后,如若当事人与民事赔付部分存有异议,则可借助民事诉讼途径加以妥善解决。
这个过程的详细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需要向拥有管辖权权限的法院立案庭提交详尽的起诉状,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者即刻缴纳相关费用并得到立案许可。
在起诉被受理之后,法院将会把起诉状副本送达至被告方当事人手中,同时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关于开庭日期、地点以及主审法官等相关信息。
在正式开庭审理期间,合议庭成员将核实当事人的身份信息,明确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并询问是否有申请回避的意愿。
倘若最终能够达成调解协议,那么法院将据此制作调解书,待双方当事人签署确认后即刻生效。
反之,若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将进行深入讨论并作出公正的裁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