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一起出去,出事故,同车的人员需不需要负责

3.8w浏览 匿名 2024-05-05 广西北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不幸的交通事故并不能归咎于搭乘车辆的人员。
    然而,如果是由搭乘者恶意干扰驾驶行为,进而引发了交通事故,那么搭乘者理当对此次事故负责。
    尽管如此,值得强调的是,交通事故的酿成通常源于驾驶员的操作失当或疏忽大意,无论是何种情况,担负主要责任的应始终是作为驾驶员的当事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全文
    4 05-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5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一起出去,出事故,同车的人员需不需要负责
一键咨询
  • 135****4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7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3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6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1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4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2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1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8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1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8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1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6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7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7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3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2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8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52****44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8****369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478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车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
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应由车辆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机动车所有人对出借车辆存在过错的,比如明知对方无驾驶资格而出借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注意是相应的而不是连带赔偿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车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
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针对车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的问题,我们在下面的文章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员工被降薪如何维权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贵公司有故意压低员工薪资之行为,您可选择前往所在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社会保障管理局进行劳动监察投诉。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操作流程简洁明了;
然而其劣势也在于各地方政府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力度可能有所差异。
此外,您亦可选择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支付所欠薪资。
如若双方并未签署劳动合同,您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未签定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倘若因拖欠工资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您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相较于投诉而言,申请劳动仲裁具有更多的优势。
除了能够追讨回被拖欠的工资之外,您还能主张经济补偿以及双倍工资等权益。
而且,通过劳动仲裁通常能够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然而,申请劳动仲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需要经历较为繁琐的诉讼程序,且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提供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6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代打卡可以辞退员工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代打卡行为,企业有权予以解聘。
若员工通过他人代替其进行打卡,显然已构成了对公司内部规定的严重违反,因此,用人单位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将该员工解雇。
若在此过程中,员工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或对用人单位带来了巨大损失,以及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经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用人单位均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单方面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也称为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它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同时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条件。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非吸罪业务员判刑几率多大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当业务员在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涉案金额达到了立案标准时,将会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定罪和量刑。
通常情况下,此类犯罪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要缴纳相应额度的罚金。
然而,倘若其所吸收的公众存款数额较大、或是情节较为恶劣,那么就有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即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同样还需承担罚金的缴纳。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若单位涉及到此类犯罪行为,那么罚金将会由该单位承担,而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相关责任人,他们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把车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
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应由车辆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机动车所有人对出借车辆存在过错的,比如明知对方无驾驶资格而出借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注意是相应的而不是连带赔偿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车子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
发生交通事故,一般应由车辆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机动车所有人对出借车辆存在过错的,比如明知对方无驾驶资格而出借的,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注意是相应的而不是连带赔偿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解雇怀孕员工怎么赔偿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此情形下,遭辞退的孕产妇女有权利向公司提出以下赔偿要求:
首先,由于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关系所引发的赔偿金,其价值将等于两倍的经济补偿金;
其次,她还可以要求支付孕期、产期以及哺乳期间的全额工资待遇,或者说所谓的“三期”薪资;
再者,工资与加班费应当同时发放,不得拖欠或克扣;
最后,关于经济补偿方面,根据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就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则按照一年来计算;
而对于工作时间未满六个月的情况,则需要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若该名员工在哺乳期内遭到强制性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每满一年都可以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至于其他的经济补偿以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权益,均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员工在哺乳期内被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每满一年可获得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其他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应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员工工伤后不愿回来上班可以解除合同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工伤事件发生期间,劳动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并无权利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针对一至六级工伤事故的受害者,雇主有义务维持他们的劳动关系,除非是由工伤职工本人明确提出要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否则雇主不得单方强行解除或结束这种雇佣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五至六级工伤事故的受害者,如果其行为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则雇主仍可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其次,对于七至十级工伤事故的受害者,雇主仅能在以下四种特定情况下才能够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1)当劳动合同到期且不再续签时;
(2)若工伤职工本人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
(3)当工伤职工出现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时;
(4)当雇主面临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关闭、撤销或注销等特殊情况时。
除了以上四种情况之外,雇主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与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车子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
实际的生活中,如果有发生我们无法解决的法律方面问题时,可以通过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处理。对于车子借出去出了事故谁负责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下面文章内容中的法律知识来解答。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收银员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们的社会中,收银员私自挪用或窃取营业款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职务侵占行为。
该行为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额较低的营业款盗窃通常不足以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此类行为置之不理。
在实践中,如果收银员拒绝归还赃款,那么受害者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如果盗窃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那么收银员就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即职务侵占罪。
这种情况下,警方将会介入调查并对涉案人员进行处理。
最后,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且涉案金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构成此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财务人员恶意扣留工资违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薪资方面,应严格依照双方所签署的合同内容履行支付义务,其中涵盖了基本工资、奖励薪酬、津贴以及佣金等各项应有支出。
若出现任何拖欠或扣除员工薪资的行为,此举无疑是违法的。
对此类不当行为,您拥有权利要求对方全额支付欠款,同时还可额外索取拖欠工资的25%作为经济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若付款期限超出合同约定的15日,便可视作逾期付款行为。
在此情况下,我们强烈建议您尝试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争议。
如若协商无果,您有权向单位注册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
当劳动合同关系终止之际,用人单位有责任立即支付员工薪资,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