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要注重证据收集,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凭证等,这些能证实劳动关系与欠薪事实,为后续维权打下基础。
(二)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报酬。若单位到期仍不支付,会移送公安机关。
(三)公安机关审查,符合“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数额较大,经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标准就立案侦查。
(四)经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由法院审判,依法对涉事单位或责任人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