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妹妹出了交通事故,撞伤了别人,已经下来责任书了,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呢?是怎么样?

帮助10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匿名 2018-07-16 广西南宁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4条
  • 在线法律顾问
    在线法律顾问
    76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你好,关于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的问题,是对双方都不利,不利于及时解决纠纷,谢谢采纳。
    全文
    9 2018-07-16
  • 南宁谈判法务
    南宁谈判法务
    评分5.0 “值得推荐”
    咨询我
    双方都不利,交警不下达责任认定书的目的是想在交警队事故处理科协调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才下达责任认定书。拖久了队双方都不利。上述是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的内容。
    你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第28条分别规定了两种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
    1、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而且有证据证明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2、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既不是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也不是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而是公安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当事人也不能重新提起认定的。
    .
    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全文
    12 2018-07-16
  • 车祸维权团队
    车祸维权团队
    评分5.0 “态度非常好”
    咨询我
    对双方都不利,出现事故认定迟迟不出的原因通常有如下几种:
    一、事故重大复杂,需要反复做检验、鉴定、询问、调查等
    二、事故认定办案交警已经作出,但秘而不宣,其目的是责任认定一旦宣布,将不利于机动车一方对受害人垫赔,推迟事故认定的宣布有利于稳定受害人家属情绪,缓解社会矛盾
    三、按新交法调解必须由事故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交警调解不是事故赔偿的必经程序,某些办案人员依旧法习惯先主持赔偿调解后认定责任
    四、有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警力不足,压案现象严重,忙不过来
    五、有些案件办案交警争议较大,向上级事故处理部门或法制部门请示备案需要一个过程。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五十条 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七日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破获案件后七日内,需要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三日内,向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
    第六十条 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在二日内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进行审核对复杂、疑难案件,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专家小组研究审核:
    第六十一条 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经审核同意后,交通警察应当按照规定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通知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相关证据,说明认定的理由和依据,宣布交通事故认定结果,并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对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当事人记录在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7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全文
    6 2020-10-21 16:04:44
  • 专业法务在线帮
    专业法务在线帮
    评分4.9 “解答有耐心”
    咨询我
    双方都不利,交警不下达责任认定书的目的是想在交警队事故处理科协调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才下达责任认定书。拖久了队双方都不利。上述是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的内容。
    你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第28条分别规定了两种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
    1、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而且有证据证明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2、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既不是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也不是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而是公安机关依职权作出的,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当事人也不能重新提起认定的。
    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全文
    3 2022-02-2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查看剩余1条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7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呢?是怎么样?
一键咨询
  • 144****70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6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1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3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1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0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1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8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7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2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5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3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6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8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2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81****363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36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129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责任认定书迟迟不下发对谁有利
责任判定书久未颁发,对交通事故双方均不利。交警未及时下发,可能是希望通过协调解决。 只有当各方无法达成共识时,才会发布责任认定书。这种拖延可能使纠纷解决更困难。法律规定,交警应尽快勘查现场,并在10日内制作认定书。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事故责任书迟迟不出对谁有利
长期拖延责任认定将对各方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规定,交管部门应在获取事故现场资料后十日内出具认定书,对逃逸案件则在扣留车辆和驾驶员信息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如需检验或鉴定,应在取得报告后五个工作日内提交认定书。如协商未果导致交警未公布结果,可能是希望当事人寻求更妥善的解决方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事故责任书迟迟不出对谁有利
长期拖延责任认定将对各方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规定,交管部门应在获取事故现场资料后十日内出具认定书,对逃逸案件则在扣留车辆和驾驶员信息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如需检验或鉴定,应在取得报告后五个工作日内提交认定书。如协商未果导致交警未公布结果,可能是希望当事人寻求更妥善的解决方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警迟迟不下责任书怎么办
交警迟迟不下责任书的话可以向检察院反映情况,在我国法律当中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交警部门无法认定事实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事故证明书,交通事故当中的相关人员可以凭借交警出具的证明书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可以由法院完成。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保险迟迟不陪利息该谁来赔
保险公司一直拖着不给钱的,处理如下: 1、可以去保险公司协商、沟通该情况,并明确告知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明确告诉保险公司其行为涉嫌违法行为。 2、可以去保险监管部门投诉,期间做好维权证据收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保险公司拖欠赔付费用一年的,如果是未执行法院判决书延期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支付延期履行利息。
10w+浏览
金融保险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