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劳动法颁布于哪一年?

最新修订 | 2024-03-02
9.6w浏览 2点赞
律师解析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2018年修正的。劳动先后经历了2次修正。第一次是2009年8月27日,第二次是2018年12月29日,也就是最新的劳动法。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关系案件·推荐文章

常州134****623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384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6****763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26人选择咨询律师
696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动法颁布于哪一年?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2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1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6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3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1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3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2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3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1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7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0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3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1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7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7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177****22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5****265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69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典颁布前的保证合同和颁布后的不同
《民法典》颁布前的保证合同和颁布后不同点在于保证合同的独立性条款效力不同、保证责任约定不同,为一般保证、般保证先诉抗辩权的例外情形不同、一般保证诉讼时效起算点不同、保证人向债务人追偿权不同。
10w+浏览
合同事务
破坏林地处罚标准最新发布了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非法采伐森林或其它林木的行为,应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对造成的损害进行合法的补偿;
同时,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违法者在规定时间内补植被砍伐数目的十倍树木,如不能及时完成补植,林业主管部门有权利强制执行,且所产生相关费用需由违法者承担。
此外,林业主管部门还可有权没收其非法采伐的树木,或者变卖所得收益,同时根据树木价值做出相应的罚款处罚,罚款额度最高可以达到树木估值的十倍以下。
至于对于滥伐森林或其它林木的行为,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补植滥伐数目的五倍树木,同时还要面临根据树木价值做出的罚款惩罚,罚款额度会在滥伐树木估值的两倍到五倍之间。
如果违法者拒绝补植树木,或者补植的树木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那么林业主管部门将有权代替其进行补植,而所需的所有费用都需要由违法者自行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林木罪】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在自己家布置陷阱犯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要之事便是要明确,无论是在哪儿设计或布设这类陷阱,只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人制造不便或者侵犯他们的合法财产权益,那么此种行径即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其中不仅包括在自家住宅院落内部或是封闭空间中设立具有敌意性的陷阱,从而伤及邻近居民、亲朋好友抑或是任何无辜之人的人身健康,甚至产生相应的经济损失;
再者,就算是出于自我防护的考虑而设计或布设此类陷阱,若其做法有可能危及其余公民的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利益,同样也属于非法行为。
举例来说,在家宅周边设置高压电网或者尖锐的铁丝网等设备,就有可能对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同样属于违法范畴。
最后,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各个地区对于类似行为的法律规定可能存在差异性。
因此,在实际行动之前,我们应当优先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颁布于哪一年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颁布于哪一年,国有资产评估的程序①申请立项。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民法典什么时候颁布
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规定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北京市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的颁布有什么影响?
1 扩大了用人单位的外延。2 有效解决了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的问题。3 否定了通过更换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工龄清零”的做法 4 明确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4种情形 5 明确了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关系 六 细化了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不盈利的在平台发布翻唱涉及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翻唱他人歌曲时,即使曲调与原演唱者完全相同,也无需向原表演者支付任何费用。
其次,若个人自行进行翻唱及歌曲录音制作后,仅用于个人欣赏之用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合理使用”所依据的三大准则进行评价,在未经版权所有者授权的情况下,并不需要购买其著作权益。
然而,若需将翻唱作品进行发行,则必须获得相应的发行权;
而若是为了在各种演出场地进行巡回演出,那就需要购买表演权。
此外,我们强烈建议您直接购买表演权,因为在后续的各项权益中,有许多内容都是可以由表演权人来实施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第三十七条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袭警罪正式颁布了没有?
袭警罪正式颁布了,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袭警罪所作出的规定主要就是在我国《刑法》第277条当中,利用暴力的方式袭击正在执行公务人民警察,必须要对此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按照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散布谣言诋毁他人名誉是什么罪
[律师回复] 解析:
蓄意制造和传播无中生有的信息去攻击和诋毁他人,这种行为构成了侮辱罪和诽谤罪。
首先,这类行为需要包含捏造虚假事实这一环节,也就是说,当事人所声称的负面言论,必须完全是没有依据的虚构内容;若是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发表意见的话,那么这便不能算作本罪行范畴之内。
其次,捏造的事实必须得以散布,这里我们所说的“散布”,并不是指私下口头传播或者书面记录,而是涉及到借助文字或者口头表达等手段,将这些虚假事实在社会公众中大肆传播,从而试图对他人的个人形象和名誉构成负面评价,甚至侵害到了受害者实际的这种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个体展开的,虽然并不一定需要明确指出具体的姓名,但是从言论内容上能够清晰地辨识出攻击对象即可。
最后,这种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严重性,例如给他人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导致其精神崩溃或者选择自杀等极端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