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被胁迫、威胁的情况下签订补偿协议是否有效?

最新修订 | 2024-02-20
1.9w浏览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律师解析
被胁迫、威胁的情况下签订的补偿协议,当事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撤销后合同是无效的。
当事人要提供自己被胁迫、威胁的证据,需要证人证言、影像资料、物证(胁迫下签的协议)、你的真实意思等等证据证明。
胁迫的构成要件是:
1、胁迫人具有胁迫的故意。即胁迫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对受胁迫方从心理上造成恐惧而故意为之的心理状态,并且胁迫人希望通过胁迫行为使受胁迫者作出的意思表示与胁迫者的意愿一致。
2、胁迫者必须实施了胁迫行为。如胁迫者必须要有以将要有的损害行为或者接对对方施加损害相威胁的行为。如果没有胁迫行为,只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不构成胁迫行为。胁迫在合同中常常表现为强制对方订立合同而实施的,也可以是在合同订立后,以胁迫手段迫使对方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3、胁迫行为必须是非法的。胁迫人的胁迫行为是给对方施加一种强制和威胁,但这种威胁必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如果一方有合法的理由对另一方施加压力,则就不构成合同中的威胁。如一方向另一方提出如对方若不按时履行合同,就要提起诉讼,则因为提起诉讼是合法手段,不构成胁迫。
4、必须要有受胁迫者因胁迫行为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思与胁迫者订立的合同。如果受胁迫者虽受到了对方的威胁但不为之所动,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或者订立合同不是由于对方的胁迫,则也不构成胁迫。
合同被撤销后,受损害者是可以要求对方返还相应的财产,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陈娜娜律师律师其他文章

常州156****839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889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803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68人选择咨询律师
691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胁迫、威胁的情况下签订补偿协议是否有效?
一键咨询
  • 178****2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6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1****17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4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5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8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5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3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7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6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8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4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7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4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8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3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8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沭阳188****12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1****707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951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哪些情况下属于胁迫结婚
1、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2、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刑事拘留三十八天什么情况
[律师回复] 解析:
因涉嫌犯罪而遭受到刑事拘留的期限为38日,此举表明其已被依法逮捕,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应为37日。关于犯罪的判决标准,需审视案件的详细情况进行确定。一般的情况下,公安部门对于涉及犯罪行为的嫌疑人,拘留的期限通常为7天;
然而对于多次实施犯罪活动或者有伙同他人共同犯罪记录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的最长期限可延长至37天(刑事拘留的期限不可能长达四个月之久)。
然而,拘留期结束并不代表着嫌疑人将获得释放,他们可能会面临刑事强制措施的变更,例如批准逮捕,这就使得嫌疑人实际被关押的时间往往超过了拘留的期限。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律图嘉兴
律图嘉兴
4w浏览
哪些情况下属于胁迫结婚?
1、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2、行为人以另一方当事人的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反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10w+浏览
朋友威胁胁迫他人算犯罪吗
威胁恐吓他人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威胁恐吓他人是违法的,如果是符合定罪标准的情况下则构成寻衅滋事罪。关于遇到朋友威胁胁迫他人算犯罪吗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一、朋友威胁胁迫他人算犯罪吗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罪一般是什么情况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实施盗窃行为而涉及到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其起始门槛规定为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若案件被认定,行为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方面的债务。对于数额更加巨大的情况,则需要累加处罚不同程度的金额和刑罚程度。
具体来说,当私自盗取的公私财物达到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区间时,将面临从三年刑期起算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判罚。若涉及的盗窃金额突破了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界限,那么其可能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得缴纳罚金或接受没收财产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治安状况,参考上述数额标准,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执行数额标准,并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备案。
此外,对于盗窃数额较小但仍触犯刑法的情况,也有相应的量刑标准可供参考。例如,当盗窃金额介于人民币一千元至两千五百元之间时,行为人将面临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的处罚;而当盗窃金额超过人民币四千元但不足七千元时,行为人将面临有期徒刑一年至两年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律图三明
律图三明
5w浏览
在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协议是有效协议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在胁迫的情况下订立的协议是有效协议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合同事务
绑架拘禁威胁恐吓罪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诸如绑架、拘禁以及恐吓等诸如此类的违法行为往往与多个刑事案件有所关联,例如绑架罪、非法拘禁罪及敲诈勒索罪等。关于这些犯罪的具体量刑依据在于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的情况下,绑架罪会面临最高达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对于情节相对轻微的非法拘禁罪,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等刑罚措施。而针对威胁和恐吓的犯罪行为,一旦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那么相应的法律制裁将是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3.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在威胁的情况下写欠条有效吗
1.欠条无效,但涉诉后,你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2.如果你之前欠对方钱,对方通过限制人生自由、胁迫等方式,让你写下欠条,对方涉嫌非法拘禁罪。3.如果你之前不欠对方钱,对方通过暴力、胁迫等方式,让你写下欠条,虚构债务,对方涉嫌抢劫罪。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取保候审什么情况下延期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期限的长短并不能进行延长。自实施取保候审之日起,至满十二个月时,需立即终止执行取保候审。若仍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工作,应适时地转换为其他的强制性羁押措施。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宜超过十二个月,而使用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则不宜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内,绝不可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以及诉讼过程的处理。针对那些已明确不应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况或是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期限已经到期的情形,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尽快解除取保候审以及监视居住的措施。而在终止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行动之前,必须提前向被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者以及相关单位发出正式通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顶部
陈娜娜律师
陈娜娜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