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

最新修订 | 2024-03-03
1w浏览
律师解析
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
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
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常州134****150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482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67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常见问题

问题没解答? 125329人选择咨询律师
68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4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4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7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7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6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1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4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7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6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2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2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4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8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4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0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8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1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134****84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965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444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为情而死对方有责任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情感关系存续期间,若其中一方因深陷情感纠葛而采取极端措施,另一方需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这须依据详细案情进行分析判断。
例如,自杀事件是否源于一方在法律层面存在过失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最终结论的得出。
若行为导致他人选择结束生命,那么该行为人必须明确区分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应对:
(1)若行为人之前的行为合法合理或者仅属一般性错误和违法行为,而他人自杀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此时便不涉及犯罪问题;
(2)若行为人之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进而导致受害者选择自杀,则可以将导致他人自杀的后果视为一项严重情节加以考量,将之前的严重违法行为提升至犯罪层次进行处理。
例如,若某人在公众场合公然羞辱他人,致使对方立即产生自杀念头,则可对该羞辱者以侮辱罪论处;
(3)若行为人之前实施某项犯罪行为,引发受害者自杀,只要行为人对自杀结果并无故意,就应当按照其之前的犯罪行为定罪量刑,同时将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加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的情节。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酒驾是当场拘留还是过后拘留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酒驾者通常会立即面临拘留处理,其拘留期限通常在十日内。
具体来说,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者,将被处以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同时需缴纳一千元至二千元的罚金。
对于因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受到过处罚的人员,如果他们在短时间内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会被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并且需要缴纳一千元至二千元的罚金,同时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办了黄卡的精神病患者能否被吊销驾驶证
[律师回复] 解析:
是的,确实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第一种情况,假设在成功取得驾驶证之后,不幸罹患了精神疾病,那么一旦驾驶者的精神疾病被相关机构如实记载且录入到了相应的系统之中,为了安全起见,车管所将不得不注销该名驾驶者的机动车驾驶证。
其次,关于精神疾病的问题,在驾驶员考试的身体检查过程中,通常并未包含对精神疾病的全面检查环节。
如果被发现已经患有精神疾病,而且其档案中对此有所记录,那么此类人士将无法申请领取驾驶证。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七)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八)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河北酒驾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饮酒后驾车的法律规定如下:
1、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者,将被暂扣六个月驾照,同时需支付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罚款。
若驾驶员曾因饮酒驾车而遭受过相应处罚,倘若再次饮酒后仍进行驾驶行为,将被判处十天以下拘留,并处以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罚款,且驾照会被吊销。
2、对于饮酒后驾驶运营车辆的驾驶员,将面临十五天拘留以及5000元罚款,同时驾照也会被吊销,在五年之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关于醉酒驾驶的法律规定如下:
1、醉酒驾驶者,将由公安机关强制约束直至清醒状态。
驾照将被吊销,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
2、醉酒驾驶运营车辆的驾驶员,同样将由公安机关强制约束直至清醒状态。
驾照将被吊销,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
重新获取驾照之后,不得再驾驶运营车辆。
3、无论是饮酒还是醉酒驾驶,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驾照将被吊销,终身不得重新获取驾照。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劝人喝酒致死责任有哪些
如果喝酒有以下劝酒致死情况的:强迫性劝说他人喝酒致使死亡的;明知他人不能喝酒,却强劝对方喝酒致使死亡的;不安全地押送醉酒者;酒驾不慎导致车祸等,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并且赔付费用。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行人在有隔离带的公路被撞死负什么责任
[律师回复] 解析:
在特殊情况下,如机动车辆处于正常行驶状态,而行人却强行翻越护栏并最终遭受碰撞事故时,该事件中的主要责任或将由行人来承担,但也有可能两者负有同等责任。
这是由于机动车辆理应具备避让行人的意识与能力。
若经查证,确信机动车辆方面并无任何过失行为,那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所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上限为10%,此举实则体现出对于受伤受害人的深切关怀。
然而,若试图突破这一法定责任界限,无疑将人为地加重机动车辆方的负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劝酒致人死什么情形下劝酒者要担责
关于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醉酒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事人以醉酒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被侵权人的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洗钱罪被判死刑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洗钱罪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要面临罚款惩罚;
若情节更为严重者,则必须接受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制裁。
此项罪名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明知是由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以及贪污贿赂犯罪等所获得的财产及其产生的收益,却仍然为这些非法所得进行掩饰、隐瞒其来源及性质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哪些情况劝酒喝死人同桌饮酒者也要承担责任
1、强迫性劝酒;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3、未安全护送醉酒者;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饮酒后多长时间测不出酒驾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情况下,饮酒之后开车需要等待24个小时才能继续驾车。
对于这种违法行为,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将采取一次性扣除驾驶证分数12分的严厉惩处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果大于或等于每百毫升20毫克,但小于每百毫升80毫克的话,就构成了酒后驾驶行为。
而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百毫升80毫克时,其驾驶行为便可以被认为是严重的醉酒行驶。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八条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三)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四)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百以上的;
(五)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六)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七)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
交通事故死亡认定工伤的时间是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申办的时效范围,具体规定如下所示:
首先,雇主必须自事故发生之日起的30个自然日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机关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其次,若雇主未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进行工伤认定的,则该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有权在事故发生之日起的1年内,自行向劳动保障行政机关申请工伤认定。
那么,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认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具体包括以下七点:
第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执行职务而遭受事故伤害的;
第二,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相关的准备性或收尾性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的;
第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或其他意外伤害的;
第四,患有职业病的;
第五,在因公出差期间,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伤害或在事故中失踪的;
第六,在上下班途中,因为非个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受伤害的;
以及第七,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视作工伤情况的其他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劝酒把别人喝死了要担责吗
劝酒把别人喝死了可能需要承担责任的,关于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醉酒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法院来进行判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撞死人后赔偿标准表应该如何确定赔偿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情况下的理赔标准详细规定有以下几条:
1.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首先是死亡赔偿金,这部分的计算方式是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乘以二十年的年限作为赔偿金额;
但是对于超过六十周岁的受害者,其年龄每增长一岁,则相应地减少一年的赔偿年限;
而对于七十五周岁及以上的受害者,则仅需按照五年的年限进行计算。
其次是丧葬费,这部分的计算方式是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乘以六个月的总额作为赔偿金额。
再者是被抚养人生活费,这部分将纳入到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中进行计算。
此外还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多项费用,这些都需要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进行确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
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
(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
(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
(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
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第十七条
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
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
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
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