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异地肇事逃逸如何举报

最新修订 | 2024-02-29
1.5w浏览
律师解析
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作为现场的目击证人在看到肇事人逃逸的情况下,应及时向交警反应,对于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逃逸的认定标准: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严重超载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交通肇事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81****22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591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899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68人选择咨询律师
39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异地肇事逃逸如何举报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8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0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8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0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6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6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2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5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7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7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7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5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8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0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7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35****319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350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787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群众怎样举报肇事逃逸?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如果群众有线索的话,直接去交警部门举报,目前对举报是有物质奖励的,这也是为了鼓励人们举报的积极性。交警部门也会对交通肇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通过多种手段去追捕逃逸司机,追究其法律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乱举报可以吗?
肇事逃逸,也不可以乱举报,如果确实有肇事逃逸的行为,举报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不存在真实的逃逸行为,那么是不可以随意的举报的。肇事逃逸的行为人主要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该怎么举报别人肇事逃逸
对于肇事逃逸,我们在进行反馈给公安机关部门时,首先需要根据事发地点的周围监控设施,来有效的进行利用,然后查看是否自己有着行车记录仪或者其他的有效拍摄视频来进行证明,将这些证据向公安机关提交。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临汾肇事逃逸举报到哪里?
临汾肇事逃逸举报应该到当地的交警大队,这是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部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举报交通肇事逃逸汽车有奖励吗?
举报交通肇事逃逸汽车有奖励,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的可以收集证据到交警部门举报,举报致二人以上(含二人)死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每起奖励2000元,举报致车辆损坏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每起奖励200元。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是复杂客体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所示:
首先,犯罪主体需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非任何企事业单位。
其次,其客体应为社会公共安全权益,也即交通运输领域的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利益不受侵犯。
再次,从主观层面来看,行为人必须具有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心态。
最后,在客观方面,该罪行须表现为实施违反相关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最终引发惨重的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遭受严重伤害乃至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是国家及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340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同省异地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律师回复] 解析:
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要件,即便身处异乡也同样能够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批准实行取保候审:
(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或生活无法自理,以及怀有身孕或正处于哺乳期的妇女,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亦不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审理完毕,仍需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