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利用职务侵占罪追诉期有多久

最新修订 | 2024-05-24
310浏览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7人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对于构成职务侵占罪犯罪嫌疑人,其所涉案金额高达较大规模时,相应的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此情况下,倘若犯罪行为已过去五年时间,司法机关便无需继续对此进行追究,故而将追诉期限定为五年;
然而,若该类犯罪分子的职务侵占行为涉及到的金额极为庞大,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但不满十年,因此,追诉期限被设定为十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七十一条
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职务侵占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无锡188****567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997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939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84人选择咨询律师
359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利用职务侵占罪追诉期有多久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0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4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6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3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6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1****0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4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3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4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1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2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7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7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3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0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3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3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7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0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56****600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752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674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职务侵占专利权构成职务侵占罪吗
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专利权的这种行为不是按照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的,如果专利权归单位所有,但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专利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这种行为涉嫌假冒专利罪,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不会按照职务侵占罪和假冒专利罪数罪并罚,通常按假冒专利罪入罪。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职务侵占追诉标准
1,职务侵占,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的。2,多次职务侵占的。3,如果职务侵占是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或者是一些募捐的款物的,那么就可以直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4,职务侵占的款项用于吸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可以直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便利
职务侵占罪的职务便利是行为人主管,经手单位财务职责范围内的一些便利,这和有没有享受相关的职权是没有直接的关联性的。若是依旧不知道职务侵占罪的利用职务便利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职务侵占罪追诉时效
1、如果是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之间量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5年。2、如果是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之间量刑的话,那么追诉期为10年。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起诉对方侵犯肖像权,后在法院签署了调解书,对方赔了钱,己过去1年多了,现在对方报案告我敲诈,我是否够成敲诈罪?
[律师回复] 针对您所描述的情况,以下是对您是否构成敲诈罪的详细分析:

一、敲诈勒索罪的定义和认定条件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在认定敲诈勒索罪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方面:行为人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行为。
客观方面: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
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二、结合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主观意图:根据您所述,您在发现对方侵犯肖像权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并在法院签署了调解书。这表明您的初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行为方式:您在诉讼过程中,并未采用威胁、要挟、恐吓等手段迫使对方赔偿。相反,您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与对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一旦签署,双方都应遵守。对方在签署调解书后支付了赔偿款,说明其认可了调解结果。
时间间隔:从您签署调解书到对方报案告您敲诈,已经过去了1年多。在这段时间内,您并未对对方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或要挟。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您起诉对方侵犯肖像权,并在法院签署了调解书后获得赔偿的行为,并不符合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条件。因此,您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四、建议

如果对方坚持报案告您敲诈,您可以向警方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如调解书、法院判决书等,以证明您的清白。同时,您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职务侵占离职了还追究吗?
职务侵占离职了还追究,我国法律当中所规定,职务侵占类型的案件是涉嫌刑事犯罪,因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之下,并不会因为这个离职而终止的。职务侵占离职了还追究吗,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本文的内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